科技中国55个第一 (下)  


科技中国55个第一(下)

--------------------------------------------------------------------------------

第一次成功发射洲际地地导弹


时间:1980年5月18日

事件:西北导弹试验基地的发射场上,洲际导弹静静地屹立在发射台上,只等发射指挥员一声“点火”的口令,它将进行一次举世瞩目、永载史册的飞行。

北京时间上午10时,顷刻间一声轰鸣,洲际地地导弹从浓烟烈焰中腾空而起,沿着预定弹道,从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等城市和黄海、东海上空掠过,风驰电掣般飞向太平洋赤道上空,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目标内。总飞行时间30分零6秒,射程9070千米。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继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之后,又研制出洲际导弹,并成功地进行了射程超出国界的全程飞行试验。

第一次发射洲际地地导弹成功,标志着中国的战略武器已经达到实用阶段,中国的导弹靶场试验和测控、通信能力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的提高,80年代初洲际导弹开始装备部队。这表明,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已成为具有一定核反击作战能力的战略导弹部队。


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时间:1980年5月18日

事件: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枚运载火箭在高空中顺利完成了火箭级间的分离、发动机关机和火箭头体分离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全程,最后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

这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继我国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究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

我国这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属于远程火箭。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逐步实现了系列化、通用化和商业化,还开始为国外用户提供服务。

“七五”期间,我国共成功地发射了14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2颗是通过运载火箭发射完成的。

1990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送上天,使我国的运载火箭正式进入国际发射市场。

1992年,长征火箭又成功发射了“澳星”和“瑞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航天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第一次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岛素


时间:1998年4月15日

事件: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应用90年代最新的分子伴侣理论,经过1995年至1998年三年间的努力,成功运用基因方法研制、开发出我国自己的重组人胰岛素。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与开发属于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高新技术领域,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空白,加速了国内动物胰岛素的淘汰和替代进口产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生产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据统计,我国已有三千万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而且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人胰岛素因其结构和纯度有着比动物胰岛素更确切的疗效,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最重要的药物之一,过去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丹麦可以生产人胰岛素,我国人胰岛素一直依赖进口。

此后,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及其注射液,于1998年通过了卫生部鉴定,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生物制品生产批件,批准生产研制出的重组人胰岛素药物。


第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


时间:1988年10月16日

事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亲自来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参加了科技史上的这一盛大庆典。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高能粒子加速器的一种,是研究核物理、高能物理,认识微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为我国继原子弹、氢弹、卫星之后,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一机两用”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主要用于探索微观世界的高能物理研究,也可用于同步辐射应用。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对撞成功,标志着中国的粒子物理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第一次成功克隆大鼠


时间:2003年9月25日

事件:2002年周琪领军的中法科学家,发明了能够精确控制大鼠卵细胞自发活化的专利技术,利用药物控制的方法,将大鼠卵子细胞的发育过程人为变慢到10个小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获得克隆大鼠。成果发表在2003年9月25日出版的世界权威杂志《科学》上,这是中国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在《科学》上发表动物克隆领域原始创新性工作成果。2004年3月14日,周琪,因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大鼠而荣获第三届吉诺韦转基因科技奖,成为获得该奖的首位华裔科学家。

大鼠在很多方面比小鼠更接近于人类,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它成为首选的啮齿类实验动物,一直被广泛地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在模拟人类的癌症,尤其是类似于乳腺癌,大鼠是目前最优秀的一种实验动物。当科学家给这些患了癌症的,作为动物模型的大鼠,提供类似于人的药物治疗的时候,它的反应跟人是一致的。专家认为,周琪克隆大鼠的成功,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和相关药物的研制和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周琪解释说,以乳腺癌为例,大鼠就是更理想的研究对象,大鼠体内肿瘤的激素反应更接近人类。然而,大鼠卵母细胞发育速度太快,使得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卵母细胞进行操作,这使大鼠的胚胎干细胞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制备成功,因此无法克隆出大鼠以供人们进行实验对比。该研究使人类首次获得克隆的大鼠,它的成功将在动物发育机理、动物克隆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有助于研究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人类慢性疾病。

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


时间:2004年7月29日

事件:中国北极黄河站落成,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78度55分,东经11度56分,距北京的直线距离约5980公里。

中国在北极建立考察站,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此次建站是中国继20年前在南极建站之后,又在地球的另一极———北极建站,这将极大地提高中国极地科考能力。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它与南极地区一样,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科学考察的重要领域。

站区面积约500平方米,设有一栋两层楼房,楼内设有科学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和储藏室,可供25人同时工作和居住。楼顶建有观测平台。首批进入考察站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共有11名。

中国的建站地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深入北极圈,除了各国科考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外,没有其他常住居民,自然环境很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因而被人们称为“北极地区天然的科学实验室”。黄河站投入运行后,中国科学家重点开展对北极地区的海洋、大气、地质、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同时进行矿产和生物资源调查。


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建成


时间:1981年2月9日

事件:我国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建成,并成功地进行了高功率运行。

该反应堆是一座试验研究反应堆,具有较大的辐照能力,可以同时生产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和超环元素,还可进行微量元素的活化分析和单晶硅中子嬗变的技术研究与生产。它的主体和配套工程共有设备5万多台件,全部由我国自己制造。

这座高通量反应堆的热功率(设计额)为12.5万千瓦,最大热中子通量为6.2×1014个/厘米2?秒(世界各国有400座研究堆,其中中子通量在3×1014个/厘米2?秒以上的约20座),这是一座试验研究用的反应堆,具有一堆多用的特点,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的重要设备之一。


第一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研制成功


时间:2001年7月13日

2001年7月13日由中科院组织的“九五”国家攻关项目《燃料电池技术》专题验收会在北京圆满结束,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演示车通过验收。该车最高时速60.6km/h,0~40公里加速时间为22.1秒。中科院电工所承担了电机驱动装置和DC-DC变换器工作,其中电机驱动装置采用全数字矢量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开发了3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装车系统;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对整车进行了创新性设计,整车在湖北十堰通过性能测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演示车的研制成功,填补了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国内空白,缩短了我国汽车工业在此领域与国外之间的差距。

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不过是1600万辆,如能把这些富余的电力利用起来,几乎可以不再烧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发展电动汽车不但可以解决资源合理流动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和入世步伐的加快,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真正做到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无疑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第一个杂交旱稻不育系成活


时间:2004年5月

事件:以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为主的研究团队育成世界上第一份杂交旱稻不育系。这表明中国在全球率先完成杂交旱稻的三系配套,目前这个团队正在进一步选育优良的杂交旱稻组合。

据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专家估计,我国现有2亿至3亿亩沙丘、盐碱地及南方山区的旱地,如能开发一定的面积种植杂交旱稻,可年增稻谷250亿公斤以上。在近10亿至15亿亩的旱地作物内如能间种或套种一部分杂交旱稻,可年增上百亿公斤稻谷。此外,传统低产的旱稻及靠天雨种植的水稻田如改种高产旱稻品种,又可年增稻谷约50亿公斤。

种植旱稻可以节水,节水就减少了灌溉,减少灌溉就等于节约了资源,还可缓解因过度灌溉产生的土壤盐渍化,减少水土流失,产生生态效益。所以推广旱稻,其社会经济效益是“综合”的,可同时缓解水资源、粮食和生态三大“瓶颈”问题。


第一株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时间:1998年9月

事件: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从1995年起,浙大的科学家们通过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成功地将抗螟虫基因转入了水稻植株,并于1998年获得了抗螟虫的种质资源克螟稻1号和2号。克螟稻稳定地传递和表达了抗螟基因,对常见的二化螟、三化螟和纵卷叶具有高度的抗性,初孵幼虫取食克螟稻后一般在两天内就会全部死亡。

在此基础上,科技人员又通过杂交、回交等方法,经连续选育,最终育成了两个稳定的早籼稻抗螟新品系,分别名为“华池2000B1”和“华池2000B6”。这一新成果对解决螟虫害的问题具有长远的意义。在现场观摩和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对浙大的这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浙江大学育成的这种转基因水稻,危害水稻的螟虫的幼虫一旦吃了这种水稻的茎叶,两天之内就会死亡。作为水稻主要害虫,螟虫在我国每年为害面积达1000万公顷。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通过化学农药防治螟虫,不但增加水稻生产成本,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在现场观摩和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对浙大的这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此前,克螟稻已被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定义为最安全的等级,并通过了食用安全性认证。研究还表明,克螟稻对稻田中的其它昆虫没有显著影响,不会破坏生态多样性。


第一台跻身世界十强的民用超级计算机


时间:2004年6月22日

事件: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公布了最新的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行榜,曙光4000A以每秒80610亿次Linpack计算值位列全球第十,这是中国超级计算机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最好成绩,也是中国超级计算机首次跻身世界十强。

随着曙光4000A的推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跨越了10万亿次计算机研发、应用的国家。

曙光4000A服务器Linpack峰值达到80610亿次浮点运算每秒,效率71.56%%,在同类系统中排名世界第一。这表明我国生产、应用、维护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曙光4000A是我国第一台运算速度超过10万亿次/秒的民用超级计算机,研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整套(包括通讯、文件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与作业管理系统等)机群系统软件,并成功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互联网络。曙光4000A在全球第一个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主板和2U高度4CPU的64位Opteron机架服务器,在75平米内聚集了10万亿次以上的计算能力,空载时功耗为270kW,满载时功耗为380kW;曙光4000A系统中集成了主板管理、硬件监控、KVM切换、系统电源控制等大规模机群的管理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管理性。它还通过支持32/64位计算,Cluster/MPP计算,交互式/协同计算,服务器聚集计算,Wintel(微软英特尔)模式等多种计算模式,系统服务用户多种需求的能力大为提高,使得曙光4000A系统在支持网格环境下的应用方面极具特色。


第一台全固体蓝光激光器研制成功


时间:2002年10月24日

事件:我国半导体激光器家族又添新品种,全固体蓝光激光器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10月24日,这一由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全固体蓝光激光器研究开发项目在长春正式通过鉴定。

与传统的氩离子等气体蓝光激光器相比,这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的全固体蓝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它在光学全息、半导体芯片检测、海下通讯、彩色打印、激光显示、生物医学和激光光谱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家们认为,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全固体蓝激光器产品属国内首创,总体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


第一组百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填补空白


时间:2004年8月20日

事件:由河北省秦皇岛新源水工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MEDVIII—100新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及装置的研制成功突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其产品工艺与结构设计方案为国内首创,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可用于日产千吨级以上装置的设计制造。

低温多效海水(苦咸水)淡化工艺是当前国际上蒸馏淡化的主要方法。利用低温热源通过对海水进行多次蒸发和冷凝过程以制取淡化纯净水的技术目前只有以色列和法国少数几家公司掌握,国内装置的制造还是空白。


第一台国产IPv6核心路由器通过技术鉴定


时间:2004年5月29日

事件:第一台国产IPv6核心路由器(BE12000系列)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入网测试。由国内通信和网络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由清华大学和清华比威网络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的名为“BE12000”的核心路由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个别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路由器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试验网,表现优异。专家认为,这一核心路由器成功走向应用,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路由器关键技术,对于保障我国互联网的安全运行和服务水平,提高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中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竞争中,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始享有话语权。


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全海候“不晕船舶”首航


时间:2004年6月

事件: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全海候的“不晕船舶”—————小水线面船“新世纪一号”在天津首航。

小水线面船是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新型高技术船舶。该型船因上部船体通过若干个剖面呈流线型的支柱支撑在两个鱼雷形状的潜体上,其水线面比较小,故具有优良的耐波性能、显著的快速性能和良好的使用性能,被称为全海候的“不晕船舶”。

该船的成功问世,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后,又一个掌握该种船舶建造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在高新船舶研发领域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第一代智能反恐防暴机器人亮相


时间:2004年7月

事件:在“2004年广东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第一代“智能化反恐防暴机器人”刚一亮相,就引起了会场的轰动。

在实际运用中,“智能化反恐防暴机器人”可以攀爬角度小于35°的斜坡和楼梯、自由钻洞、跨越0.4米高的路障。另外,还能够根据现场要求装备爆炸物销毁器、连发霰弹枪以及催泪弹等各种武器,并完成作战任务,从而给恐怖分子造成重大打击。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反恐防暴机器人”,作为国家“十五”、“863”计划中的“机器人技术”主题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成果,符合我国警用装备的实际情况,填补了国内反恐防暴机器人的空白。


第一次进行数字考古


时间:2004年6月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钻探及有计划的抢救发掘工作中,以创建“数字考古”体系的新理念,首次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综合应用于大遗址考古的全过程,在航空遥感资料的基础上确定遗址位置,采用了高精度的GPS、电子全站仪等先进设备,做到准确定位,使点、线、面有机结合,准确测量遗址地表信息数据,建立“周公庙遗址田野考古调查数据库”,从而保证考古调查、钻探、发掘资料的统一性。

“数字考古”的全新实践,在周公庙遗址考古工作中已取得初步成效,精确度大大提高。考古队已调查、钻探了30多万平方米的遗址范围,获得的主要信息均已同步测绘、记录完成并输入数据库,初步搭建起周公庙遗址西周墓葬群“数字考古”的数据库框架,为下一步科学发掘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一款“龙芯”1号制成


时间:2002年8月10日

我国首款可商业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用高性能的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

中国结束无“芯”历史。中科院表示,小名为“狗剩”的CPU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历时两年、独立研制成功的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CPU。“龙芯”的成功问世,标志着我国已经结束了在计算机关键技术领域的“无芯”历史。

“龙芯”1号立足国内需求,“龙芯”1号具有特殊的硬件设计,可以抵御一大类黑客和病毒攻击。由于在安全性上优势突出,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安全服务器,例如政府或者军事安全平台等都将有广阔的市场。同时,“龙芯”还会利用小于0.5瓦的低运行功耗特点,进入Intel势弱的嵌入式芯片应用市场,以期广泛应用到手机芯片等产品市场。


第一套自主开发的世界级办公软件发布


时间:2001年12月8日

事件: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套世界级办公软件”——永中Office的测试版发布。

之所以说永中Office是“全世界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Office集成办公软件”,是因为它拥有许多革命性的创新,在单一的程序中集成了办公软件的三大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并且在所有Office应用中使用统一的文件格式、统一的标准用户界面,特别是永中Office的“数据对象储藏库”技术,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真正解决了办公软件各应用间数据集成的问题。

在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这两个微软和其他办公软件的技术软肋上,永中Office开发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永中Office的另外一个明显的技术优势在于它优异的跨平台性,由于利用JAVA开发语言,可以使永中Office跨越任何支持JAVA的平台,保证了不同系统平台用户之间文件交流的畅通性,而这恰恰是目前WPSOffice最为头疼的事。

2001年12月26日,永中Office被正式立项国家“863计划”,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一款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办公软件,永中Office面临的市场机遇也是无法限量的。

2004年2月16日,在一年一度的世界IT业盛会上——DEMO信息技术展示上首次亮相的中国企业——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以其创新的办公软件的精彩演示,给世界IT产业留下了强烈震撼。永中的办公软件,这个中国“863计划”结出的硕果,重重写下了中国软件发展史上的精彩一笔。

DEMO每年从数百家申请企业中严格筛选出60家左右前来参会,参加企业基本上代表所在领域的最新潮流,入选者多为美、欧企业;而获得现场演示资格的仅有12家至13家。永中公司顺利成为第一批上台演示产品的企业。


第一台盲人用计算机在黑龙江问世


时间:2004年3月3日

事件:哈尔滨盲聋哑学校教师侯庆友开发、由大庆同创信息产业集团和哈尔滨亿时代公司联合研制,专门为盲人和弱视人群使用。国内第一款盲用计算机———同创蓝天盲用计算机,使得盲人能够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上网学习、工作和娱乐。

盲人在智力上与明眼人无任何差别,只是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上无法相比,因而在行动上受到很大的局限也很难获得正常的工作机会。本人就有视力障碍,在键盘的设计上能最充分考虑到盲人的实际需要。通过对盲用键盘和专用软件的操作,盲人朋友通过2天左右时间的学习,就可以完成打字、上网、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等计算机操作。盲用电脑的出现使得盲人读书看报、通过网络了解外部世界成为可能,更为盲人提供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机会。


第一台球形环装置建造成功


时间:2003年4月5日

事件:我国第一台球形环装置SUNIST(Sino-UNItedSphericalTorus)建造成功。顺利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低环径比托卡马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重点基金项目的验收。

球形环又称球形托卡马克、低环径比托卡马克,简称ST。环径比为等离子体大半径与小半径之比。环径比低于1.5的装置为低环径比托卡马克,在原理上很不同于传统托卡马克的装置,它具有很多的优点,可望以较小的尺度建成聚变堆。 123 该装置从建造到运转都十分顺利,即将开展物理实验工作。这一成绩是物理所在国内率先开展并长期坚持高温等离子体和受控核聚变研究的延续。该项研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报告,已引起国际聚变界的极大关注。


第一次合成新核素镤-239


时间:1995年7月23日

事件: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新核素镤-239。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最近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丰中子束流氧-18轰击天然铀靶,使用奇异多核子转移反应,在“可裂变核区”合成了重丰中子新核素镤-239。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近物所袁双贵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采用重离子引起的多核子转移反应机制,并使用丰中子束流氧-18以增加产额,找到了生成镤-239的有效途径。

束流氧-18轰击天然轴靶同时引起裂变,产生了元素周期表上绝大部分元素的同位素。把产额极小的镤-239从大量复杂的裂变产物中分离和鉴别出来又是一难关。这个所的杨维凡副研究员等人设计了复杂而有效的化学流程和多重复合测量方法,成功地克服了裂变产物的干扰,分离和鉴别出镤-239,并测定其半寿命为106分。

镤-239是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在质量数大于170的重质量丰中子区合成的第四个新核素。这一成果填补了核素图上又一个空白,并为重质量丰中子区的核结构和天文物理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次在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实施大陆科学钻探


时间:2002年4月6日

事件: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坚硬的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部(江苏省东海县)完成了2000米的先导孔钻探。

中国在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实施大陆科学钻探,这在世界尚属首次。这次钻探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实施的。大别———苏鲁造山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先导孔的钻探,克服了地层坚硬和岩石破碎等重重困难,获得了十分珍贵的新鲜连续的岩芯标本和流体及气态样品,并已编录完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采用了首创的先进工艺方法,大幅度地提高了硬岩钻进的机械钻速,而且使井斜度保持在3-4度,岩芯采取率达88.5%,研制的新一代金刚石钻头的使用寿命最高达75米。科学钻探的初战告捷为中国钻探史写下新的一页。


第一次北极科学考察


时间:1999年7月1日—9月9日

事件: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1999年7月1日从上海出发,穿过日本海、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两次跨入北极圈,到达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和多年海冰区,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获得了大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于1999年9月9日抵达上海港新华码头。

这次考察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样品和数据资料,其中包括北冰洋3000米深海底的沉积物和3100米高空大气探测资源数据及样品;最大水深达3950米的水文综合数据;5.19米长的沉积物岩芯以及大量的冰芯、表层雪样、浮游生物、海水样品等。

我国科学家通过此次考察,首次确认了“气候北极”的地理范围,为全面了解北极做出了中国人的贡献;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地区的对流层偏高,这对研究我国季节变化和气候状态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台9FA型燃气轮机装配成功


时间:2004年6月7日

事件: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消化技术,在秦皇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装配和试验重型燃气轮机能力的国际一流的出海口基地。今天,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台9FA型燃气轮机在这里装配成功,结束了我国发电设备长期只靠“吃”煤和油才能发电的历史。

先进的燃气轮机技术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是一个国家工业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西气东输工程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第一次揭开人类衰老之迷


时间:2002年1月30日

事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童坦军、张宗玉领导的研究组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已初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揭示了P16基因在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原因,从而初步揭开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迷。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上引起重视。

2001年12月,他们在国际权威专业刊物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BC)上连续发表论文两篇,并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生命科学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此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为科学界进一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此研究项目采用国际公认的人类细胞衰老模型,通过对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作用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初步阐明了P16基因不仅是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还可影响细胞寿命与端粒(细胞的生物钟)长度,它通过调节Rb蛋白的活性,而非激活端粒酶起作用。同时发现负调控机制减弱是细胞复制性衰老时P16基因高表达的重要原因。

童坦军表示,通过“衰老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至少可以说,人类某些细胞的寿命,是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来进行调节的。

抑制P16基因表达,不仅使细胞寿命延长,衰老程度减轻,而且端粒长度的缩短也在减缓此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是中国学者在人类细胞衰老机理上取得的原创性贡献。


第一个大型重离子加速器建成


时间:1989年12月2日

事件: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个大型重离子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建成。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重离子加速器,同时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能量最高、可加速的粒子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是世界上继法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台同类大型回旋加速器,1989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创新的物理思想,利用这台加速器成功地合成和研究了10余种新核素。它的胜利建成,开辟了我国中能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标志着我国回旋加速器技术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低能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之一,在重离子物理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第一个双价抗虫棉试种成功


时间:2002年9月10日

事件:据央视国际报道,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试种成功。

“中棉所41”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抗虫棉育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同时携带两个杀虫基因,可同时产生两种不同性质的杀虫蛋白,两种不同性质的杀虫蛋白就像两种不同性状的“农药”混配,使棉铃虫难以产生相应抗性,因此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的杀虫性更加稳定。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实验种植数据显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具有抗虫、抗病、抗旱等优势,而且产量也明显高于单价的转基因抗虫棉。



第一枚全固体运载火箭问世


时间:2002年11月5日

事件:中国首枚全固体运载火箭“开拓者一号”在第四届中国航展首次亮相。

“开拓者”系列全固体运载火箭是专门用于小卫星和微小卫星发射的新一代火箭,也是中国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重要补充。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可机动发射、操作简单、发射成本低、能快速进入空间、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等特点,可用于发射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科学实验等小卫星,因而在民用和商业发射方面都有广泛前景和市场优势。“开拓者”系列全固体运载火箭具有不同于长征系列火箭的突出特点:既可车载和机载移动发射,又使用操作简单,可实现快速进入空间,其发射成本也大大低于液体火箭,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间航天专家称,全固体运载火箭已成为满足勘察、通讯、监测、科学实验等卫星应用的优选高科技产品,中国成功研制并发射全固体运载火箭,将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并对推动中国航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拓者”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在珠海航展上闪亮登场,向世人展示中国航天和平利用太空、拓展人类生存家园的能力和创造力。


第一套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曙光1000研制成功


时间:1995年5月

事件: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曙光1000于1995年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院开发中心研制成功,于1995年5月通过了由国家科委组织的国家级鉴定。

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继曙光一号计算机以后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方面的又一里程碑,是当时国内研制的最高水平的计算机系统。它突破了一大批大规模并行处理(MPP)的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研制和生产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国家之一。

曙光1000采用了国际上上世纪90年代的最新技术,它的峰值速度达到25亿次/秒,实际运算速度达到15.8亿次/秒浮点运算,内存容量达1024兆字节,居中国之首。该系统能解决工作站和大型机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一个全国范围内的48小时天气预报程序只需运行3小时左右,而一般计算机要运行60小时以上,这就提高了预报的准确度。这是中国研制成功的第一个有自己版权的并行操作系统。

曙光1000的研制成功不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曙光1000获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次绘制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时间:2003年11月15日

事件:我国科学家于当天宣布:我国已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

这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和水稻基因组计划之后,在生物领域又一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

绘制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由覆盖6倍家蚕全基因组的554万个测序反应构成,基因组测序覆盖率和功能基因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以上。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利用霰弹法测序完成的最大的生物种基因组,共注释获得了16948个完整基因,7285个基因片段。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不仅确立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在重要生物物种基因组研究中的整体优势,更显示了我国在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组测序技术方面,在高性能计算的能力、理论和软件编写上的综合强大实力,使我国在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研究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处在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据科技日报)

【声明】本站引用此文不代表同意本文任意观点 仅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不能作为任何参考建议

本文来自网上 引用●原文出处 本站并无版权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来信指出 马上删除

如果您对本文章有您独特的见解 请您点击此发表或查看关于本文章评论 谢谢您与大家分享

前面一篇关于本主题的文章 大地与天之天地初开情已在 后面一篇关于本主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