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简介 概况

 

华容概况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南滨洞庭。全县集雨面积1642平方公里,人口71万,耕地面积81万亩。

  华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4处,公元280年始设县治,迄今已有1700多年。几千年来,华容人民在这块肥沃土地上耕耘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大禹曾在这里登山治水,杜甫曾在这里把酒赋诗,岳飞曾在这里插旗操军,明朝诞生了兵部尚书刘大厦、状元黎淳等先贤人物;在现代更是诞生了革命家何长工、史学家刘大年等一批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

  华容农业独具风采。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棉麻之乡”,是全国的粮、棉、油、鱼商品生产基地县。棉花、油料、水产品及农业生产总值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粮、棉、油、水产品、蔬菜、苎麻、茶叶、柑桔、湘莲、辣椒、生猪、家禽等产品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全县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形成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食品、轻工、机械、矿产等八大支柱产业,先 后有牛皮箱板纸、多用童床、花岗石圆弧板等30多种产品评为省优产品,花岗岩系列产品、羽绒制品、棉麻纱、粮油食品等产品远销日本、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县内矿产资源品种较多,花岗岩储量64亿立方米,优质天然矿泉水、高岭土、独居石等矿产正在逐步开发。

  华容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八五”以来,全县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0多亿元,新建、改造街道50多条,县城面积扩大了1倍,被评为省文明卫生县城。乡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近两年启动村镇建设项目120多个,集镇功能日渐凸现。

  华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有22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站8座,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可充分满足。县城建设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6万吨。全县开通程控电话10万门,移动电话8万门,电话传真可直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容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省道S306、1869干线横贯全境,县城至岳阳、常德、益阳及湖北荊州仅需1小时左右,特别是通过S306线可直通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只需3小时。紧靠华容的长江、洞庭湖黄金水道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东至东海。

  华容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政策优惠。近年来,华容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全县累计批准引进外资项目23个,总投资3220万美元,引进外资1983万美元,累计引进内资项目800多个,总投资10亿元,引进内资6亿元。引进国内外资金建立华威棉产品、华建石材、同兴石材、加盛实业、金庆染织、华奥纺织、华阳综合批发城、光华木制品、乐华液化汽、兴华啤酒等一批重点项目。外来投资企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重点扶持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县政府成立了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特别委员会,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发证、挂牌,予以特别保护,并制定了对外招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对来华容开发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者,实行"厂区用地全送,申办与建厂规费全免,所有申办手续由县政府全部代办"的特优政策。按现代化城区标准建设的马鞍山新区已具规模。2000年,县委、县政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并开始建设马鞍山新区,该区占地6.1平方公里,将高新技术工业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区(含农副产品加工)建设纳入新区建设总体规划。目前,新区“八路”已完成路面硬化和管道安装,电力和通讯主干线路已铺设到位。到该区投资办厂将享受新区建设的特别优惠。此外,县城内所有工业企业通过推行"两个买断,两个置换",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改制后,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生机焕发,然而也有原造纸厂、针织厂等十来个企业约7000多万元的资产、9万m2的厂房及30m2厂区占地面积闲置未用,这些闲置资产均可优惠租赁或转让使用。目前,华容急需招商的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印染、矿产建材、食品加工及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华容投资兴业。

  华容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华容创建的“四级农科网”曾闻名全国,1974年,国务院曾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经验交流大会”,1978年,华容县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奖。改革开放以来,华容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科技事业得到全面发展。1996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并被列为湖南省首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1年,县人民政府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2月,华容县在岳阳市科技大会上受到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科技兴市先进单位”的表彰。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万紫千红展华容。


自然地理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南滨洞庭湖。周邻6县场,东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与益阳市南县相邻,南连国营北洲农场,北接湖北省石首市,东北与湖南省监利县隔江想望。县境广袤为70公里,集雨面积1612.57平方公里。境内东西最大横距6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0公里。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是长江沟通沿海与内地、联结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的中心交汇点,经济组合、辐射效力大,具有得天独厚、得水独优的综合区域优势。

地质、地貌:华容位于扬子滩地台江南地轴上,属具有强烈挤压褶皱升降的江南右陆。县境地处洞庭湖凹陷背缘,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丘岗隆起,东西低平开阔,微向东洞庭湖倾斜。地貌分区特征明显:工北部为低山丘陵区,间有溪谷平原,中南部为丘岗区,其余为平原。平均海拔在35米以上,海拔最高点为382.9米,最低点为东湖湖底21米,高差为361.9米。全境山地总面积328.2平方公里,占17.8%,平原1028.66平方公里,占56%。


人口概况

  全县居民203266户,比上年增加3971户,增长2.0%。总人口716171人,增加59人。其中男性367466人,女性348705人,男女比例为:105:100。全县农业人口620117人,占89.1%,非农业人口96054人,占10.9%,全年出生6406人,人口出生率8.94%。死亡357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955。全县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430.9人,各乡镇发布不均匀,城关镇每平方公里高达7957.3人,洪山镇人口密度最低为每平方公里279.8人。


经济概况

    2005年,全县围绕“主攻工业、调优农业、建好县城”三大工作重点,加大投入,调整结构,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2.83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8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8亿元,同比增长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28.1%。财政总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2880元,同比增长13.7%。
 

 

您的位置 :  www.ddyt.com > 网络华容 > 华容百科 > 华容县简介 概况

 

 
作   者 :  未知 引用网址 : 鼎言商旅网 更新日期 : 20070809

【声明】本站引用此信息不代表同意本文任意观点 不保证其时效性 可行性 不能作为任何参考建议
 仅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本站并无版权
如本站收录此信息 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 与我联系 即时删除相关

   本站首页 本站原创 网络华容 淘宝专区 倚天专区 征途专区 与我联系 制作网页

 

欢迎您访问本站 更多本站相关 请您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