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乡土风俗

 

引用网址 : 华容人

 

饮食习俗


(一)主 食


    华容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种稻、整米,稻米自古为华容人主食。旧时,种粮者不得足食,有米糠参半作饭的,有米菜相和煮粥的,还有先煮谷(焐谷)再整米作饭的 (把谷煮熟,晾干碾米,米熟2遍,有如爆米花,饭多1倍,但吃后易饿,富者不为)。即一般殷实人家,也惜米如珠,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或杂以瓜菜。直至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不少地方仍维持此俗。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县粮食“过关”,吃粥吃菜、吃焐谷米或双蒸饭的已绝迹。


(二)副 食(点心)


    华容人四时八节,都有“应节”食品:十冬腊月,打糍粑、做豆巾;正月十五,包月半团子(城里吃元宵它子);四月开秧门,拍甜酒、蒸发糕(有的发谷芽粑子);五月端阳,包粽子、赶麦面、磨炒粉(炒大麦磨粉);七月“双抢”,喝米爆茶、吃绿豆粥;八月中秋,推澄浆(籼糯米相掺磨浆、澄干,也叫 浆)、包汤元;只有九月重阳无特定节令食品。“应节”无论贫富,只是副食品数量、质量上区别较大。如糍粑有拌鸡蛋煎、沾白糖的,有火里烧熟就吃的;豆巾有配肉丝、鸡汤下的,有和青菜煮的;团子有包腊肉,香肠的,有包咸菜萝卜的;米爆茶有放白糖、冰糖的,有只用白开水的;汤元也有荤素之分,荤汤元包姜肉馅,素汤元“水煮盐襄”。
每到冬至节后,即以互助的方式,联户制作糯米糍粑、豆巾。旧时以是否做了“粑子、豆巾”作为衡量生活好坏的一种标志(以后又变为以是否杀年猪来评量家境)。这些副食点心,制作简单,食用方便,且经济实惠,可以和肉、蛋制作待客,也可和菜掺杂以贴饭。特别是糍粑,可作干粮,带上工地,只要有火,随烧随吃,既经饿又有营养,故久传不易。80年代,点心(副食)中又增添了蛋糕、花卷、强力米粉、自制麦面、包子、馒头、枣泥发糕等项。如今在城里又增添了汉堡包、肯德基等洋点心。 


(三)菜 肴


    华容蒸菜颇具特色。不论荤素,喜用米粉(现也有用灰面代替的,但不如米粉好)拌和蒸制。蒸鱼、蒸肉、蒸鸡、蒸藕、蒸萝卜、蒸茼蒿等。一些本籍港、台同胞、国外侨胞回乡探亲,总以吃蒸菜为对乡情的美好回味。腌菜、酱菜也颇有名。如霉梗腌菜,色褐黄、味香脆带酸,闻之令人垂涎,食之爽口开胃,不少客居异地或异国的游子,常来信索寄。“干鱼腊肉”,为春节家宴上不可或缺的佳肴。还有糟鱼(以糯米甜酒糟渍薰干鱼)、肉鲊 (以籼糯两种米爆炸磨粉、拌肉或猪小肠,装坛变味,蒸食)也很有特色。
    华容公私宴筵菜肴也有特点。宋《岳阳风土记》载:“湖湘间,宴客燕集,供鱼清羹。”这说明湖乡特色,也反映宴筵不丰。清光绪壬午《华容县志》记:“以食宴客,只鸡鱼。”民国期间,开始以“十大芦碗”(用芦花大碗盛菜)为 丰盛,其中又以“酥扣”(即酥肉、扣肉)为头菜。近期发展为“十二围城”(十二碗)加火锅,并以上清蒸全鸡、水鱼、海参为名贵,再配以拉丝莲子、夹心藕、炒鳝丝、炒牛肚、炒蘑菇、羊肉或狗肉火锅等为时髦。


(四)茶


    华容自古重饮茶。而市面茶叶很贵,平日家庭用茶粗淡,尤其农村,多为“一片罐” (形容一片大的老茶叶煮一罐茶)。山丘区农户常以遍生的画仙叶(灌木,花可提靛)、棠梨叶代茶叶,湖区则以莲蓬壳代茶叶。乡村小茶馆,还卖“回笼茶”(用过的茶叶晾干或焙干后再泡茶卖)、卖“老幺”茶(茶客喝残了的尾水,再冲开水出卖)。解放后大办茶场,出产名茶,城乡都讲究喝当年新茶、喝细茶,旧时的各种“代茶叶”绝迹。
    华容待客以茶为先。一般来客,“先茶后饭”。凡设筵,必先摆茶(带茶点)。旧时敬神,用“五谷(米代)茶盐”上供;结婚之前,要行“过茶礼”(茶含意变宽)。县境节日早餐,无论吃什么副食,都称吃“早茶”。
    华容饮茶习惯各地不同。靠湖北边境的男人,爱坐茶馆。无论老少,起床后就到附近的茶馆里“喝下[hà]儿”,茶馆成为待客、散心、谈生意和“打官司”的地方。桃花山一带,平时喝茶随便,但到冬寒,便讲究以瓦罐煨姜盐茶驱寒暖胃。知县卢尔秋有诗道:“冷向蔸儿火,闲呼(吸)叶子烟,姜盐茶一罐,即此似神仙。”垸湖区的长沙、湘潭、益阳等客籍人,喜欢以芝麻豆子茶、蛋花枣片茶待客,“聚茶”时还摆上瓜子、花生、沙炸红薯片。城镇则讲究细茶(毛尖)、糕点,改革开放后已改糕点为水果、糖果,热天则改吃冷饮(冰水、雪糕、汽水、可乐及冰冻莲子、绿豆、西瓜等)。


(五)酒


    华容习惯饮用高粱、稗子、稻谷酿制的白酒。大作、小作糟坊较多,现买现喝,窖藏缸储者甚少。逢年过节一般不嗜酒的人,也应景助兴,饮用糯米拍制的甜酒(又称酒糟汁),或用白酒和甜酒汁兑制的“重酿酒”。渔民、船工、猎手则爱喝高度酒、“头子酒”。旧时城乡茶馆与酒馆往往兼营,招待茶的“升级”再请酒;好酒而缺钱者,便喝“寡酒”;只佐一碟干子、花生的称“喝拗二两”;配上几盘几碗的称“吃酒席”。近些年来,饮酒的人数增多,但饮白酒的反而减少。公私筵席上,虽然白酒、色酒同备,但喝色酒、饮料的越来越多,本县所产30度左右的湘莲酒、才鱼酒、乌鸡酒颇受欢迎。色酒以啤酒为第一,葡萄酒次之,香槟酒再次之,最多的是可乐等饮料。
 

 

衣饰习俗


(一)服 装

    华容旧时着丝绸者甚少。明万历《华容县志》说:“见衣锦者,顾而愕眙”;清光绪壬午《华容县志》仍记为“民间不识绮罗者”。棉、麻粗布衣,制作却较讲究。清末女衣,上衣无论大襟、对襟,下裳无论冷衣、热衣,都兴大镶、大滚花边;贫者以色布镶、滚,富者以刺绣镶、滚。男衣,上装以开襟短装为主,同时有大襟短衣;客服尚大襟长袍,有棉袍、夹袍、单袍,外加短套,称“长袍短套”。短套分褂(有领有袖)、褡(无领无袖)两种,有单有夹,都是大襟。有钱、有身份者穿对襟短套,称“长袍马褂”;长袍受宠,除其冬天保暖性强,主要还受“武短文长”观念的支配,官绅、大贾便装都以长袍为斯文,即使劳苦大众,平日武短装束,出客也穿长袍,特别是结婚的“新郎官”,无论粗布细布,必备(自制或租借)长袍。

    民国时期,华容大众衣着用布以家机白大布为主,辅以各种所谓“官布”,如省青布、白漂布、毛蓝布、调灰布(有硫化灰布和农家用芝麻杆灰染制的土灰布)、印花布(蓝、白两色蜡染)。青、白、蓝、灰四色为主,间以印花和红、绿色。

    解放后,服装制作工艺、用料质量的变化节奏日益加快。首先是长袍改为短装,便装 (又称汉装)改为列宁装、乌克兰装。色调仍以青、蓝、灰、白为主,但布质不断变高。“文化大革命”中,男女青年流行“红卫兵”服(实际是仿绿色军装),中、老年也时兴人民解放军服装,尤以转业、复员军人褪色军衣、军帽、军挎包为时派。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审美观念更新和生活水平提高,开放城市以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布料大量流进华容城乡市场,推动了华容服饰的更新换代。从喇叭裤到牛仔裤、西装、呢大衣、羊毛衫、健美裤,色调艳丽、质地华贵,与国内大、中城市衣着无甚差异。只有初生婴儿“毛衣”一直还沿老传统;一般用白棉布,作大开襟和尚服,不钉扣,以穿带系,袖口、下摆都挂毛边,从实用观点看,柔和、方便,特别是能防肚脐风寒。但乡间多带有迷信色彩,以穿毛衣谓替前世父母穿孝服。

(二)帽 子

    古时华容妇女戴帽的少。宋《岳阳风土记》载:“妇人皆用方素蒙首,屈两角系脑后。”此为劳动妇女装束。富家妇女则“高髻”、“钗、簪环耳,金碧灿烂”,不着帕帽。民国时期,男女帽式已多。男式:婴儿戴绣花“木莲帽”(木莲和尚帽,有如今舞台上的唐僧帽)、僧尼式束顶青布帻。儿童冬天披“观音兜”,又称“昭君氅”。中、青年多裹头巾(少数戴瓜皮帽,商、教、官、绅戴毡质礼帽,个别的戴博士帽)。山丘区尚青、蓝织巾,垸乡尚白长巾,挽成大盘,绪头披于肩后或从右耳边垂至领下,以帕盘大、绪长为俊俏。老年多戴瓜皮帽,少数戴“苏武披风”。女式:少女一般只装饰辫发,不戴帽子,结婚时兴戴“冠子花”(仿“凤冠”)。中、老年仍存古风,以白花方巾束发裹头为普通,少数兴戴“额子” (又叫贴子),形如两片蕉叶,从额中人字分开,护于两鬓和脑后,露顶,正中缀玉为饰 (多为假玉石)。年岁再大的,也有戴布或绒制六角、八角盘顶帽的。解放后,瓜皮帽、礼帽、额子消失,较普通的是解放军帽(有单帽、棉帽、东北毛皮帽)、工人帽(又称鸭舌帽,开始时有八角式,六角式)。近几年各式太阳帽、毛线编织帽增多,军帽已不时兴。

(三)首 饰

    妇女戴玉银手镯、金耳环、金戒子的习俗一直流传,一般是定婚或陪嫁礼物。儿童皆兴由外婆或亲友赠送银质项圈、脚圈、手圈、百家锁(锁镌“长命富贵”、“吉祥如意”字样),配以链条、铃铛。有钱的男子,也戴手镯、戒子。南乡青年男女还爱镶金牙。“文化大革命”中,这些装饰被作“四旧”予以革除。80年代,手表取代了手镯,如今,金手镯、耳环、金戒子、金项链、金饰更盛于以前。

    华容历史上山、垸住宅很不一样。山丘区瓦房多,殷实之家,青砖小瓦(又称燕子瓦)房,一般屏墙(又叫风火墙)、两进、带天井,配厢房、厦子(偏屋)。普通一点的住户土砖(旧时用木匣印制,后在田中碾切)小瓦屋,前后檐出水、左右歇山肩。这两种屋都在正房设有矮楼,但一般不住人。旧时以“五代同堂”为福瑞,分家的少,聚居的多,且迷信讲风水、择门向,即使分灶也不愿易地重建新房。添丁加口,就增加围屋、配厢、偏厦,或“共墙各檩”,鳞次栉比,有如蜂窝。解放初残存的少数宋、明老屋,规制亦相仿佛。垸区,贫困者住茅棚(又称牯牛棚),一般住茅屋,以芦做芯绞稻草把(又称茅蜡烛)夹壁,盖稻草;因经常淹水,不用土砖砌墙。少数富户则做“木型瓦屋”(即用杉木串成屋架,又叫“排抻架子”),一般“五柱落脚”、“三排抻一蓦角”。再富一点的有“七柱落脚”、“五排抻出厢房”的,周围砌青砖墙(或半墙),中间镶以木板(称鼓皮)。塔市、砖桥靠长江一带的垸乡,却是江北风俗,农户多起青砖防风火屏墙瓦屋,一般是“明三暗五”或“三正三拖”。就全县统计,40年代后期,垸乡茅屋约占80—85%。 解放后的前30年,全县轻生活建设。198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活还账”(弥补以前生活投资的不足)的口号,不到三年时间,全县“消灭”了茅屋。近七年中,城、乡私房又有三次“更新换代”:一代是红砖红瓦、明三暗五平房;二代是“三正两厢房,厨房另一旁,院内打机井,厕所、猪栏靠围墙”;三代是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楼。近年来,境内新建房屋开始兼具中、西住房特点。

礼仪习俗

一、婚 嫁

    清光绪壬午《华容县志》载:“幼即缔姻,以红笺合书两家生年时日,谓之庚书。问名纳采,略仿古意。及期,迎轿至,婿于门外亲迎。先期接女者,方‘圆房’。”这些习俗久传无改,且越来越成繁礼缛节。旧时富户娶亲,先拿“八字”,再“短节过门”、再“过茶求亲”,即所谓“三茶六礼”,还要赶猪、赶羊,抬酒、抬肉,送衣、送物。婚前一月女方请人教哭,谓之“哭嫁”,戏称“开榨”。及期,举行告祖礼,向祖宗辞行,大筵宾朋。老少两辈亲家骑马送亲。上轿后用对联封轿门,只写上联,男方对上了对子才能开轿迎亲。新娘坐4人或8人抬的大花轿,“双吹双打”(即两只唢呐、两面大锣),大姓迎亲唢呐每个节拍锣棒3响,与县官出巡同仪,小姓只打2响。男方当晚举行庙见礼,拜天地祖宗,请当地有声望的文人掌礼,少则6人,多则12人,从后厅到前厅设3道香案、醴品,进行礼赞 (如吟如唱)。新郎新妇则来往串拜于各案前,每行一则礼,鸣炮奏乐一次,分食茶果一次,奢耗之大,非穷家小户所敢望及。但即便穷家小户婚嫁,也不免繁礼缛节之累。

    解放后,提倡男女自由恋爱、新式婚礼,废“幼即缔姻”旧习和繁礼缛节。1980年后,随生活的普遍提高,“纳采”习俗又在兴起。婚前一、二日婿家要向岳家“过礼”。富裕人家,有过全猪、100斤酒、100斤鱼、大量现金者,一般人家也不少于数十斤肉、鱼、酒和一些现金。女方嫁妆,一般有成套家具、“几铺几盖”被褥、音响、电视机等,少数户是组合家具、组合音响、高档卧具、彩电、冰箱、双缸洗衣机一应俱全。婚期中,男女双方宴请宾客,多者设筵数十席。迎亲废了花轿改用车辆(农村多用各种农用机动车,城镇多用客车或轿车)。如此大操大办已成为人们厌而难弃的陋习。而婚嫁仪式则从简从新,旧时的拿八字、请媒人以及告祖、庙见、拜天地等礼仪,全已摒弃。近年城镇、机关、学校,举行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的渐多。

二、生 育

    旧时,婴儿出生后,有报喜、洗三、接家家(gàgà,外婆)、出窝、抓周等庆贺习惯,接家家是其中重要的活动。婴儿出生,或三日、或十日,办“三朝”或“十朝”酒,接家家来家,其他亲友也携礼赴宴。家家的礼物最丰盛,有摇窝、枷椅、衣帽、鞋袜、蛋、糖、米 (粥米),宴席上家家坐首席,红蛋(又称喜蛋)为必备之物。满周岁,再送衣、食和金、银饰物。解放后,这些习俗仍在延续。近年有些家家的馈送越来越讲究,有的送电视机、洗衣机、金属童床、推车、电子琴、电动玩具等礼物。

三、寿 辰

    旧时,“父母在,不庆寿”。庆寿,有“男做虚(提前一个年头)、女做实”的习惯。从 50岁即可开始做寿,“做”则要接受庆贺、摆筵请客,不“做”则不庆不请。富家做寿,张灯结彩,摆筵席、设鼓乐,有的还搭台唱寿戏。解放后,做寿一度停止。20世纪末又已恢复,但拜寿改为席间祝酒,或向电视台点播节目,乡间也有晚辈为寿者行大礼(跪拜)的。寿宴日渐讲究,并出现了庆10岁、20岁、36岁的陋习。

四、丧 葬

    县境死了人,有报丧、下榻(从床上移尸地上)、设灵、入殓、做斋、送葬、埋坟等习俗。从解放后出土的宋、元、明、清墓葬看,华容自古厚葬。死者睏棺、椁,衣锦绣,富者还饰金、玉宝物,或以防腐药水浸尸,或以糯米、石膏、石灰、黄泥混合裹棺。解放后,提倡葬事从简,反对做斋、超度等迷信活动,但讣告、吊奠、择日出殡、择地埋坟等习俗仍存。1980年后,火葬和开追悼会之风兴起,但铺张丧事也引人注目:出殡,用龙杠抬棺,前举祭幛、花圈,后随披麻带孝的孝子,锣鼓、鞭炮,浩浩荡荡,护送上山;城镇出殡送火葬时,前举花圈数十甚至数百开道,后随护灵车三五部至十多部,奏乐鸣炮,声势更为浩大。近年,城乡(特别是农村)老人去世后做斋又已盛行。


节气习俗

一、春 节

    县境民间极重春节。“寒露霜降水推沙,鱼奔深潭客奔家”,每到年终,外出的人们都要回家团圆。从腊月二十日起,即进入节日氛围。儿歌有“二十一、买纸笔,二十二、写对儿(春联),二十三、开菜单,二十四、炸乜子(爆米花),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煮猪粥(此后一段锅火无空),二十七、杀阉鸡,二十八、拉猪杀,二十九、拍甜酒。”年三十,家家贴春联、挂门神,张灯结彩,关上大门(称关财门)吃团年饭,酒菜特别丰盛。歇后语说“三十中界团年——赶好的搬。”耕牛、果树亦分喂鸡汤鱼汁。讲究“三十夜里的火,十五晚上的灯”。除夕每家都选大房设炉烧火,并借热洗澡、更衣,再全家围炉聚欢,由家长给儿孙们分封压岁钱。大人们“守岁”达旦。大年初一子时,设香案,供三牲(一只鸡、一条鱼、一刀肉),敬天地、祖先,打开财门,放鞭炮“出行”;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二,青年夫妻拜岳家,初三、初四邻里互拜。初九(上九日)“烧门神纸”,送门神,亦叫送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吃“月半它子”(现在城镇多改吃元宵它子)。入夜,火树银花,鼓乐喧天,条条彩龙游舞于街头巷尾,出入百姓人家(“赞龙”、送吉利,以韵语一唱众和),直至午夜,兴尽始散。西南乡村还有隔河赛灯的习俗,两岸灯如长龙,连绵数十里,通宵不熄。以上活动,都贯有向天、神求吉利,祈平安的迷信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定春节放假三天,迷信活动渐被革除。贴春联、沐浴、扫除、吃团年饭、走亲串友、玩龙舞狮的习俗仍存。80年代,电视机普及城乡,除夕之夜,合家围炉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文娱晚会节目,零时,开门放鞭鸣炮、燃焰火,迎新春。

二、清 明

    清光绪壬牛(华容县志》载:“三月清明宜晴,家家携纸幡,具牲酒,挂扫坟墓。”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后,强调反封建迷信,除挂扫烈士陵墓外,“家祭”几乎绝迹。 1980年后,祭、扫活动恢复,海外侨胞和港、台同胞也纷纷回乡扫墓,但“具牲酒”的极少,一般只放鞭炮“响山”和挂“清明旗”志念。

三、端 午

    “五月五日,城市龙舟竞渡,比户食角黍,饮雄黄酒,采艾叶、菖蒲,悬之门,以辟邪”。这些习俗至今未改,只是端午逐渐成为民间的“卫生日”,划龙船也纳入季节性体育活动。诗词、文学界常于是日举行有关屈原的研讨会或诗人雅集。

四、中 元

    华容称“七月半”,又称“鬼节”。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城乡都兴“打发爹爹婆婆”,即把纸钱封成包,左写“中元寄钱”字样,中书收“钱”人名讳,右款寄钱人辈份名字,反背勒口画大“封”字。中午或晚上设宴、摆茶果祭祖先,断黑后,烧包“送客”。有时,以寺庙为单位,做盂兰会,设斋醮,烧纸钱,谓之打发无后人的孤魂野鬼。解放后,此俗一度禁绝。近几年基本复活,但多以忆念先人,进行亲友团聚为主。

五、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华容城乡习惯合家团圆赏月,亲友互送月饼。讲究的家庭,摆酒、设茶,家人或亲友团聚,看月、说月、拜月。1980年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部门,有举行茶话会以慰问客籍干部职工者,有举行诗词吟唱会以抒情述怀者,有举行联谊会以通海峡两岸人民情思者,节日气氛较旧时为浓。

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旧时少数文人、官绅有“应景”聚会、游览,民间无甚活动。1980年,国家明文确定“重九”为老年节,机关团体多于此日前后组织老人登高览胜、赋诗唱酬,重阳节之习渐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容城乡除沿袭、发展上述习俗外,又兴起过元旦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新的节日习俗。
 

 

----本文章已完

 
网络华容 四季彩礼仪 本站首页 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