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石山矶的由来和变迁

 

■ 江良发

   
在华容县县城以北,有一座低矮的不起眼的小山——石山矶。山很小,方圆不过半里,海拔不过五十来米。既是小山,应以“山”作为其名称,人们为什么要称其为“矶”呢?这里说来,确实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逸事掌故

    说山,这里确实是一座山,而且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蕴含的名山,其名称就叫石矶山。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实,山不在高,有“文”亦名。公元1500年前后,在河南信阳任知州的华容人孙荣(1461-1529),看中了石矶山这块宝地,在南边的半山腰建了一栋别墅。因别墅所处的位置在沱江西边,遂取名为“沱西别业”。孙荣还将自己的名号取为“沱西”,自谓“沱西公”。并将自己一生的著作共八卷,定为《沱西集》。孙荣及儿子孙继芳把这栋别墅作为接待来华容游历的官宦、文人、好友的场所,先后接待了不少文化名人。礼部尚书黎淳、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侍郎王俨、明前七子首领人物何景明、礼部侍郎吕楠、礼部主事严承范、景陵文人鲁铎、闽州才子郑善夫、亳州才子薛蕙等,都曾来这里做客。

    在古代,几乎所有文化名人,都信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古训。所以,到过石矶山沱西别业的名人,都要题诗作赋,以传后世。名重一时的河南信阳才子何景明(1483-1521),就曾写过《石矶山赋》。他在赋中写道:“华容有山,山下有矶焉,曰石矶山。其山修亘伟韦华,萃郁埼嵚,扪宿共岳,卑阜扁岑;滨于汉沱,累于江潭;奠以洞庭之野,庇以云梦之林。白鼎峙乎其阳,黄湖汇乎其阴;龙峰迤其北,凤山丽其南。……暇日,临于石矶之上,以观乎楚之巨丽,缅湘灵之鼓瑟,闻黄帝之张乐,溯屈贾之廉风,讯曹吴之遗略。维行迹之委翳,宛雄都之不作。”石矶山的壮美景观,在何景明的笔下已淋漓尽致、跃然纸上。何景明还写有一首咏石矶山的诗:
 


石矶无伴满苍台,秋杜春兰晚自开。
江日烟波双鸟去,楚天风雨一舟来。
钓鳌独有沧溟兴,梦鹤谁如赤壁才?
芳草归人不愁思,水云山月见章台。

 


    刘大夏(1436-1516)是兵部尚书、明孝宗和武宗皇帝时权倾一时的重臣,与孙荣有姻亲关系,孙荣是刘大夏的堂妹夫。妹夫的别墅落成,做大舅子的肯定是要前来庆贺的。于是,刘大夏来了以后,写了一首《沱西别业》诗,作为贺礼。其诗写道:
 


临沱新结辋川庄,乔木牵萝接草堂。
山势东环云梦远,水源西去汉江长。
秀钟人物怜三世,清绕门栏擅一方。
君实来归须入社,黄花醉酒日徜徉。

 


    景陵(今湖北天门)文人鲁铎(1461-1527),于弘治十五年(1502)考上进士,官居翰林院编修,后晋升国子监祭酒。大约在1515年前后,鲁铎奉武宗皇帝派遣,出使安南国(今越南)。出国之前,鲁铎来到华容,与同年好友孙荣依依话别,就住在石矶山别墅。他在《咏沱西别业》的诗中写道:

 


屋边流水日淙淙,风物直应擅楚乡。
兰芷生连垂钓石,凫鸥啼近读书窗。
城中晓漏闻孤角,野外春流带九江。
为约扁舟他日会,狂歌来和郢人腔。

 


    亳州才子薛蕙(1489-1541)于1514年考上进士后,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但其后仕途并不顺利。特别是1519年,因谏武宗南巡,被廷杖夺俸,引疾归里。他与孙荣的儿子孙继芳是同僚,因仕途落魄于1520年前后来华容游历,就住在这座别墅。在这里,薛蕙也留下了他的诗作:
 


巴陵西来沱水深,水边楼阁自阴阴。
鼋鼍夜近洞庭岸,虎豹昼啼云梦林。
风尘郁郁竟谁语,江汉悠悠真我心。
避地欲从何处隐,买山应就此山岑。

 


    对孙荣的石矶山别墅最为羡慕的,要算1469年考上进士、官至户部侍郎的华容人王俨。他当时已在自己的老家南山以南修了一座明山草堂,但看到孙荣的“沱西别业”所处的环境如此优美,写了一首既赞美又羡慕的诗:
 


悔教踪迹遍康庄,新傍沱西构此堂。
湖外乱峰青鬓绕,苑边高柳碧烟长。
壮年谢客归湘国,昭代推恩自冀方。
南去草亭舟楫便,江风山月自徜徉。

 


    王俨还和孙荣商议,由于孙荣已经在这里建了别墅,自己不可能再在这里建别墅了,但要求孙荣在石矶山给自己安排一块墓地,百年之后要长眠于此。孙荣答应了王俨的要求。果不其然,王俨尽管在南山老家把自己的祖坟山修得非常豪华壮观,还立了石人石马石碑,但自己死后,没有葬入自己的祖坟山。家人遵嘱把王俨安葬在石矶山。现在,这里仍有王俨的坟墓,和明朝大学士费宏为其撰写的神道碑。

    孙继芳(1483-1541)于1511年考上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职方司郎中、云南督学按察司副使。他对石矶山更是情有独钟,珍爱有加。他从小就在这里读书,所取名字就与石矶山有着密切关系。孙继芳字世其,号石矶,人称石矶先生。其实,“世其”二字与石矶谐音。他把自己一生的著作定名为《石矶集》。现在,国家图书馆还可以查到孙继芳的《石矶稗史》(又称《矶园稗史》)等著作。

    说矶,这里确实是华容河最大的矶头,也是对华容河的水流势头起着关键的阻挡和分流作用的矶头。华容河又称沱江、夏水,又谓沱夏。大禹治水时曾对这条河进行过疏浚。所以,《尚书"禹贡》上有“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的记载。但是,大禹所疏通的沱夏,只满足了当时冬竭夏流的水流形势的需要,以后长江水流形势不断变化,沱夏这条与华容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经常发生水灾,人们盼望着对这条河流的重新治理。到了晋太康年间(约280-284年),时为镇南大将军兼荆州都督的杜预(222-284),已经平定江南,看到华容人民经常被华容河的水患所困扰,于是,他经过实地勘察,决定在江陵东南开杨口,分流长江,并让其长年流淌,不再冬竭夏流。所以,《晋书"杜预传》对杜预开华容河有明确的记载:“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在石矶山下,杜预发现一条石脉横亘于河中,对华容河水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于是组织石匠和民工把石脉凿开,让河水得以畅流。明《华容县志》对这件事记载得很清楚:“其经曰华容河,亦名沱水,是杜预之所通漕道也;有两山夹河,留石脉焉;其凿形见水中。”这就是说,阻碍河水畅流的石脉被凿断了,河水可以畅流了,但石脉被凿断后形成的石矶仍然屹立在河边。现在,人们还可以在石矶上看到开凿的痕迹。

    这石矶山怎么改称为石山矶的呢?这改名者不是别人,而是明代的一位大学问家,孙继芳的老师吕楠吕仲木先生。吕楠(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十四岁应童试补廪生,后入太学,正德三年(1508)以殿试第一而中状元。吕楠比孙继芳虽然仅年长四岁,但孙继芳对吕楠十分敬佩。孙继芳在正德六年(1511)年考上进士之前,曾游太学拜吕楠为师。吕楠在刘瑾被诛,第二次复出做官时,在朝廷做了个“散官”,政务不多,比较悠闲。有一次,他应弟子孙继芳的邀请,到华容游玩,就住在“沱西别业”。其时孙继芳的父亲孙荣去世不久。他对石矶山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后,写了一首勉励孙继芳的诗。诗曰:
 


执手送所亲,反言石山矶,
君岂道州客,飘然振前辉。

 


    这样,石山矶的名称被正式提出,逐渐传播,并在人们意念中形成。且石矶山和石山矶这两个名称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到清代才基本固定下来。石山矶与离此不远的城陵矶、白螺矶等成为江河岸边特有的特征性地名,被人们接受和使用;石矶山被石山矶取而代之,慢慢退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您的位置 :  www.ddyt.com > 网络华容 > 历史人文  > 华容县石山矶的由来和变迁

 
作   者 :  江良发 引用网址 : 江良发博客 更新日期 : 20070810

【声明】本站引用此信息不代表同意本文任意观点 不保证其时效性 可行性 不能作为任何参考建议
 仅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本站并无版权
如本站收录此信息 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 与我联系 即时删除相关

   本站首页 本站原创 网络华容 淘宝专区 倚天专区 征途专区 与我联系 制作网页

 

欢迎您访问本站 更多本站相关 请您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