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电视剧与原著之分析比较篇
作者:初级知识分子 说实话,黄易大师的小说《寻秦记》这么厚厚的一摞摆在面前,真是要用很大的勇气将它读完。真不知道黄大师脑里都装了些什么,把个故事扯得这么长。刚开始,我是读的书,躺在床上慢慢读,倒也觉得惬意。可是后来书没有了,只能从网上下载下来看。这可是头一次用电脑看一部长篇小说,感觉特累,再加上小说越写越索然无味,中间又有一段忙活别的事情,再回来就没有心情继续读下去了。不过为了把我的《寻秦记》人物解读系列补充完整,就只能依靠着我所读的前14、5卷来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吧。因为读得不完整,所以就可能有很多错误,请那些对原著有研究的朋友不要怪罪于我。 感觉小说更加惊心动魄,因为它的容量更大嘛,而且原著是紧紧围绕着政治斗争这个主题展开的。为了权力、地位、富贵,无数的男人投入到政治斗争的洪流当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来不及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寻秦记》从头至尾就是讲男人如何征服世界、残杀异己的历史的。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黑格尔老先生的那句话:“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确实如此。 不过,总感觉原著中的每一个人物远没有电视剧中的可爱,可能这是我先入为主的缘故吧。在原著中,女性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只是男人玩弄的宠物而已。即使纪嫣然、琴清这样的才女,表面上看很清高、很矜持,但实际上心里都在想着如何向项少龙投怀送抱。不过有人可能会说战国时代就是这副德性,人们对男人三妻四妾的早就习惯了。我没有做过历史考证,不敢妄下断言,但总感觉原著让人不舒服。黄易大师大概有蔑视妇女同志的嫌疑,不仅原著中把女人描写得很不堪,而且整部书中的描写太过色情,动不动就来上一段,好象男的和女的到一块除了这种事以外就没有别的了,也可能那个时代夜生活不丰富,仅此一种娱乐方式?我曾经粗略的计算过,和项少龙发生过肉体关系的不下20多位,有和她发生关系之意向但未能付之实施的还有10来个,最后与项少龙比翼齐飞的也有7、8个吧。最牛B的一次是项少龙一晚上连御8女,一举突破了陶方创造的6人纪录。刚开始对黄易大师的性爱描写还颇感兴趣,但越往后看,就只剩下了什么玉腿、酥胸之类单调乏味的词汇,一点意思都没有了。这一点上电视剧做的很好,没有把项少龙写成一个地道的色棍,而是把他描绘成一个重情重义、温柔体贴的帅哥,很细致地展现了他对不同女孩的不同情感。那些女孩也比原著当中的格调高雅多了,我想,即使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女孩当中也有很多纯洁无暇的,并非是象黄易所写的见了男人就要被干、骚水横流的样子。实际上,正是电视剧中几个让人心动的女孩形象促使我写下这篇人物分析,但没想到看了原著才知道原来她们是如此龌龊,真差点枉费了我一片爱心。 电视剧的改动挺大的。比如对项少龙的人格就进行了适当的拔高、提升。在原著中,项少龙是个十足的好色之徒,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每到一处总是打炮不止,上到王后娘娘、下到女仆,无不染指。这一点就很可恨。此外,项少龙还有极强的政治野心,当刚刚坐着时光机回到战国,与美蚕娘云雨后就策划着如何攫取权力,如何纵横天下,后来更是主动地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越陷越深。可能有人认为这乃是男儿本色,无可非议,不过本人是非常不喜欢这样的人的。 再比如将连晋、蓼毒这两个人物合而为一,使他成为一个与项少龙对立的大反派,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多加了这样一条线索,使得电视剧更丰满,人物形象更突出,情节更加连贯,浑然成为一个整体,符合电视艺术的需要。个人认为电视剧把纪嫣然与琴清合并不能说十分成功,感觉应该以纪嫣然为主合并似更好些。因为原著中的纪嫣然写得确实不错,比琴清的光彩要耀眼多了,把她删去着实有些可惜。此外,把雅夫人和妮夫人合并,考虑得也有道理,其余的该删则删,去芜存精,实在是必要的。 另外要提的一点是,电视剧中项少龙是为了寻找失去的爱而踏上时空旅行,这比原著开头部队强制他成为实验品而进入战国时代要好许多。因为这一方面可以成为项少龙迫不得已参与秦国政治斗争的伏笔,使他具有了超越政治的崇高意义,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爱情的专一和忠贞(尽管他在对待秦青的态度上有些问题),以及他对女孩的尊重。同时,这更是为整部电视剧铺设了一个线索、一个主题,那就是先是寻找失去的爱情,最后为了爱情而主动留在战国,这就给人无尽的悬念和无穷的遐想。正是第一集为了整个电视剧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是明显不同于原著的。 先写到这吧。这三篇帖子构成了我的《寻秦记》人物解读系列的整体。这三篇帖子从今年1月最初发表到现在,已经有4个月了,如今总算都结束了。文中如有错误之处,还请诸位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