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5年08月22日 15:09 | 原始出处: 人民网

      电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国人的文化休闲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主角位置,一户人家围坐在这台方形的机器边津津有味其乐融融。看电视,是在中国老百姓中普及最广、最大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与电影、话剧、音乐会、演唱会、图书等文化形式相比,它是真正的平易近人、老少皆宜、通俗易懂。而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熙熙攘攘,对国产电视剧的指责声不绝于耳:无聊、低俗、弱智、无新意等漏洞被越来越精明的观众不留情面的抛了出来,时下还会偶尔听到有人鄙夷地问一句:你现在还在看电视剧呀!

       数字:一年亏40亿 人均每天看电视剧56.5分钟
  

      "2005年电视剧:题材与市场"全国著名制片人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透出信息,国产电视剧一年亏损高达40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中国电视剧数量到了2004年达到了大约12000集,但黄金时段的电视剧市场是有限的,能够在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只有大约5000集,也就是说还剩下大约7000集的电视剧是肯定亏本的。现在每年中国电视剧制作公司投资加起来能够达到50亿至60亿元人民币,但是每年的电视剧市场回收也就20亿元左右。〉〉〉中国电视剧一年亏40亿
  

      前不久在第11届上海国际电视节上发布揭晓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显示,2004年中国电视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剧的时间是56.5分钟,晚间黄金时段是观众看电视最多的时段,华北地区观众平均每天看电视剧的时间最长。2004年,内地批准引进发行的电视剧共计70部,港台剧最多,韩国剧次之。韩国剧以长篇多部系列的形式出现,对国产电视剧有所冲击。
  

      在文化娱乐形式日渐多元化的今天,电视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剧的时间保持在56.5分钟,说明电视荧屏仍然在大众休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国产电视剧一年亏损达40亿元人民币,又不能不让人对中国电视剧市场忧心忡忡,国产电视剧究竟怎么了?

       问题:"内忧外患"的僵局
  

      ◆电视剧市场供大于求 盈利空间不断压缩 
      中国电视剧市场长期供大于求,业内竞争日趋白热化,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供大于求,中国电视剧的这一困境短期内难以缓解。上海三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杨玉冰认为,造成电视剧公司陷入生死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电视剧市场的"蛋糕"有限。"中国的电视剧产量到2004年已经达到大约12000集,但是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是有限的,能够在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只有大约5000集。国内电视剧市场的蛋糕只有这么大。"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发布的"2005-2006中国电视剧市场调查报告"称,2004年,国内电视剧无论是在申报数量、制作数量还是制作长度方面仍呈现上升趋势。去年全国电视剧申报数量为2843部,共69613集,创下历史新高。
  

      电视剧市场的恶性连锁反应已令业内人士忧心忡忡。中国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不断上升,而盈利空间不断压缩,必将影响电视剧整体制作水准。《神雕侠侣》制片人马中骏指出,电视台垄断价格造成中国电视剧行业盈利水平过低。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台的广告创收主力,2004年电视剧广告投放额占整个电视广告投放总额的44%。但电视剧公司没能分享到应有的收成。〉〉〉一年亏损40亿 国内电视剧公司陷入生死困境
  

      ◆市场与政策间支点的不平衡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受政策的影响可谓很大:历史剧和古装戏审批受到严格控制;港台剧、涉案剧在黄金时段遭遇停播;限制改编红色经典的禁令也使众多翻拍原著的电视剧纷纷落马。目前,国产电视剧的尴尬就在于,在政策与市场之间还没找到一个可靠的支点。或被市场的利益所驱赶,大家一窝风的拍某类吃香题材;或被政策的指令所驱赶,纷纷朝另一个题材涌去。很多业界人士认为,文化产品的生产也与一般经济产品不同,非一个指令就可以扼杀或根本改变。管理部门可以限制凶杀镜头,但没有必要限制一个类型片的发展。〉〉〉中国电视剧 成败政策间?
  

      ◆质量滑坡 缺少创新
  香港有线卫星电视有限公司营运总裁徐小明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陆生产的电视剧异军突起,涌现许多水准精良的作品,如《雍正皇朝》、《大宅门》等等,不断给人惊喜,因此在港台地区也获得巨大成功。但当下中国荧屏似乎缺少了新鲜气息、创新意识,变成相互跟风模仿,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中,"皇帝戏"、"古装搞怪戏"泛滥成灾,极大地败坏了观众的胃口。香港有线电视台营运总监徐小明认为,目前内地电视剧市场在走香港以前走过的老路,即一见到一个好的题材就蜂拥而上,造成古装剧、武打剧泛滥的现象。原中央电视台台长、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杨伟光表示,电视剧要发展,关键是要提高电视质量,避免制作上的粗制滥造。
  

      ◆谈"韩"色变
  几年前国内电视剧制作公司顾盼自雄的日子正在远去,韩剧的巨大影响力,使"恐韩"的不只是中国足球队,中国电视制片人也似乎有些谈"韩"色变了,乃至于曾经制作过叱咤风云电视剧的大腕们都按捺不住,开始了对韩剧的‘炮轰',指责其质量不高,剧本的男女主角极度不真实,制作水平、服装、道具等方面根本不能与我国国产电视剧相提并论,在这个指责的同时,我们的一些电视人暴露了国内电视人的急躁心态,还有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以及希求"保护"、欲求"垄断"。其实,文化无国界,真善美无国界,这已被历史充分证实。韩剧,总体而言,内容健康,格调美好。在韩剧中,现代的包装,春雨、夏花、秋阳、冬雪四季美景的变换,男女角色时尚的外表,触动人心的细腻叙述、东方式的伦理观念......我们完全可以认真研究其长处,学习其长处,取韩之长,补我之短,励精图治,促进我国电视剧的日益精进。〉〉〉人民时评:电视大腕炮轰韩剧 恐韩?学韩?

      现状:三种电视剧类型的生存状态
  

      ◆涉案剧:2004年"涉案剧"受政策影响,市场萎缩到原来的四分之一不到,涉案剧尚未冠冕堂皇地"放行"入主荧屏黄金档,但对于古装的涉案题材,通知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近来,《大宋提刑官》就是打了这个"擦边球"。在观众的不断挑错、质疑中,《大宋提刑官》的收视率一路攀高,乃至超过《新闻联播》,一举夺得今年迄今为止的"收视状元"。谁也不能否认《大宋提刑官》就是典型的"涉案剧"。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文学史上数目众多的公案小说是比较适合改编成电视剧的优势资源,港台剧如《包青天》等都曾创下当时收视率的居高点。此次,《大宋提刑官》突破公案小说的传统模式,加强悬疑推理的成分,对公案这一优质资源进行"公案+推理"的"反类型"开发。事实证明,"反类型"的叙事策略还是有效的。〉〉〉 《大宋提刑官》收视夺冠背后
  

      ◆古装剧:火爆荧屏的古装剧和历史剧的审批要严格控制了,这是今年国家广电总局的一项规划。古装剧一直是电视剧市场中的"重头兵",《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大宅门》都好评如潮,创下不错的收视率。然而,蜂拥而上的古装剧精品之作可以说是沙里淘金,粗制滥造的剧集却并不少,"低俗风"和"奢华风"然人反感。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表示,古装剧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要说限制,也只是限制其中涉及到胡编乱造、封建迷信、严重颠覆性篡改等倾向。
  

      ◆偶像剧:《第11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青春偶像剧成为2005年电视剧市场的绝对主角。在第11届上海电视节所有的参展电视剧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青春偶像剧,与其它题材剧集相比,偶像剧一年来在数量上的上升幅度也遥遥领先。导演赵宝刚说:"以前我们的偶像剧看起来觉得有些假,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底蕴不足,造就了我们落后的审美观念。现在很多演员从一开始上专业的院校就和制作公司签了约,制作公司包装他们,这样使得他们整个精神面貌变好,偶像的潜质和审美底蕴不知不觉形成了。有了偶像,偶像剧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上海电视节市场报告:青春偶像剧成为绝对主角

      对策:质量决定生存
  

      在电视剧市场,"内容为王"是一条真理。就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制作人指责电视台"欺行霸市"时,后者回应说:能否赢利,关键还是看电视剧的质量。中央电视台影视剧部主任汪国辉说,现在电视剧的数量,好象是供过于求,但是从质量上分析,实际上是求大于供。
  

      成功制作了《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和《大长今》等电视剧的韩国MB电视剧中心主任李殷诖认为,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这个电视剧的故事主题,是否可以给观众全新的感觉,或者是一种新鲜的感觉。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电视剧公司正在面临一次大规模的优存劣汰,能够生存下来的,还是那些能够提供好作品的。

 

网友点评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用最基本 最真实的态度来做 不用计较一时得失

虽然有一些时候需要到媚俗 也需要到极其的用心 

 

 

                                                                 


【声明】本站引用此文不代表同意本文任意观点 仅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不能作为任何参考建议
本文来自网上 引用●原文出处 本站并无版权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来信指出 马上删除
如果您对本文章有您独特的见解 请您点击此发表或查看关于本文章评论 谢谢您与大家分享

前面一篇关于本主题的文章 大地与天之天地初开情已在 后面一篇关于本主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