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国55个第一(上)  


--------------------------------------------------------------------------------

编者按:

5,是可以回顾、可以展望的数字。中国科技的55年,电子对撞、探秘南极、抗击非典……太多的精彩瞬间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互联网、基因工程、神州飞天……不知不觉中一个又一个新鲜的名词挂在我们的嘴边。

今天,我们选择了中国科技的55个新第一,可以见证科技中国的新变化,我们邀请了55位科学家,请他们寄语中国科技的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55周年,岂止科技领域创造了“第一”,科技的“第一”又岂止千百个,这55个新第一,也许挂一漏万,也许并不权威,但即使是科技发展的一个细节也足以折射出祖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这份“不完全统计”也能引起您对祖国科技发展的一份追忆,一份感怀。


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2003年10月16日

事件: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凌晨6时23分安然着陆。6时54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继“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航天事业作为高新科技综合集成的国防科技事业,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回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无人飞行进入载人航天飞行阶段,我国航天技术实现了一次重大突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以载人航天为龙头,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新兴高科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成功绘制,我国承担1%项目


时间:2003年4月14日

事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我国是唯一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发展中国家。

基因组计划与1990年10月在美国正式启动,其核心内容是构建DNA序列图,即分析人类基因组DNA分子的基本成分碱基的排列顺序,绘制成序列图。英、日、德、法等国随后积极响应,使人类基因组计划逐步演变成为一项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各国在该计划中所承担的工作比例大致为美国54%、英国33%、日本7%、法国2.8%、德国2.2%、中国1%。

我国于1999年起开始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重大科学工程。承担的工作区域位于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该区域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因此简称“1%项目”。

人类基因组学是生物技术产业和健康产业的知识核心,蕴藏着无比巨大的产业化潜能和商业利益。基于基因组研究成果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生物芯片诊断技术等,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基因组知识为基础的药物设计,尤其是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等,将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毒性。这些成果和进展已经显示出基因组的研究将会从根本上改变疾病诊断,提高其质量,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一台水下6000米无缆自治机器人取得历史性突破


时间:1997年6月

事件:在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中国的“大洋1号”考察船停泊在夏威夷以东1000海里的海面上,5000吨的考察船就像一片树叶,时而被海浪推上波峰,时而又被抛到波谷。

考察船上的人们忍受着摄氏40度的高温,站在摇晃的甲板上俯视着海面,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寻找着什么。“看!上来了。”有人喊道。顺着手指的方向人们看到了一个貌似鱼雷的家伙浮出了水面,这正是人们急切盼望的“CR-01”6000米水下机器人。

中国的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工程试验获得成功,这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海底卫星”,标志着我国自治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水平已跨入世界领先行列,使我国具有了对除海沟以外海域进行详细探测的能力。


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建成通车


时间:2002年4月9日

事件:由国防科技大学领衔研究建造的我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在长沙建成通车并通过中试验收评审。磁悬浮列车实现2000公里无故障运行。

1999年,国防科大与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始研究建造我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常文森率领一批中青年科技专家先后在悬浮控制、直线推进、运行控制、信号检测、车辆结构、轨道设计等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实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使我国磁悬浮列车技术向工程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我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试验线的建成通车,中国人不久就能够乘坐国产磁悬浮列车了。有关专家认为,这条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试验线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磁悬浮列车技术及工程化水平已跻身当今国际先进行列,成为世界上少数能研制和开发磁悬浮列车及运营线路的国家。


第一座低温核供热反应堆达临界


时间:1989年11月11日

事件:世界上第一座低温核供热反应堆达到临界。

1989年11月,核研院设计建设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建成并运行成功,它是世界上首座投入运行的“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供热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的反应堆,至今已完成了核能热电联供、低温制冷和海水淡化等一系列试验。目前,我国第一座200兆瓦低温核供热工业示范堆的设计工作,已被国家批准立项由核研院承担。

低温核供热反应堆不同于普通的核反应堆,它是低温低压反应堆。其结构较为简单,造价较低,安全性也较好。是真正清洁而又经济的城市能源,是扩大核能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的运行成功,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大意义,使我国在低温核供热堆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此之后,1991年又成功地进行了热电联供实验,1992年成功地进行了核能空调制冷实验。

由核研院承担的200兆瓦核供热堆工程,也经国家计委于1993年6月正式批准立项。


第一次核潜艇远航圆满成功


时间:1987年12月31日

事件:我国海军核潜艇首次远航训练获得圆满成功。潜艇部队的干部和水兵驾驶着核潜艇,在辽阔的海洋上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创造了我国海军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航速最高的纪录。参加这次远航训练的核动力潜艇,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全部机械和设备都是国产。它具有续航力大、航行速度高、潜航时间长、隐蔽性能好等特点。核动力潜艇远航训练成功,是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新成就。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这种核动力潜艇,已在海军部队服役。


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牛降生


时间:2002年10月16日

事件:我国第一头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培育出的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梁山县诞生。这是我国首例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培育出的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牛。在此之前,我国一直沿用的是鲜胚移植技术,尚未有利用冷冻技术克隆成功的先例。玻璃化冷冻技术是利用体外手段大规模生产奶牛的重要技术之一,这次实验的成功为今后大量优质奶牛的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第一张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完成


时间:2002年12月12日

事件:中科院、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宣布:中科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等单位成功绘制出基于精确DNA测序和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确定了水稻(籼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和定位以及育种的遗传标记。

作为世界第一张农作物的基因组精细图谱,我国在世界基因组领域的领先地位再次得到确认。它为阐明水稻基本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基础,识别、筛选具有经济价值的遗传基因打下了坚实基础。“精细图”,覆盖了97%的基因序列,其中97%的基因被精确的定位在染色体上;覆盖基因组94%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性达到99.99%。

这张图已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精细图标准,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基于"全基因组鸟枪法"构建的大型植物基因组高精度基因图。“精细图”绘制了水稻亚种内和亚种间分子遗传标记图谱,这些标记可以用来鉴别基因的起源和进化,追踪它们在遗传群体中和杂交过程中的分布,进而指导遗传育种实践。

籼稻和以籼稻为遗传背景的杂交稻占世界水稻生产的80%,在“框架图”的基础上绘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将为全球从事水稻和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提供急需的数据,为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坚定基础,将为全面阐明水稻的生长、发育、抗病、抗逆和高产规律,推动遗传育种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次培育出体外受精试管山羊


时间:1984年3月9日

事件: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体外受精试管山羊。

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内容,而且为家畜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这只被取名为“日中”的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轰动了整个生物技术领域,许多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日中”的培育者旭日干因此赢得了“试管山羊之父”的美誉。

此后,利用试管羊技术,进行了多年高产优质绒山羊的育种研究,使“内蒙古优质高产型绒山羊新品系”培育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培育出来的白绒山羊既保留了阿尔巴斯白山羊绒质优良的品质,又吸收了辽宁盖县白绒山羊绒产量高和其它山羊的特点,成年母羊平均产绒高出土著山羊一倍以上,达到527克,高产型成年母羊个体产绒突破1000克,绒细为14.57微米,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继1984年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旭日干又接连培育出我国第一胎试管绵羊和第一头试管牛犊,其中试管牛犊科研成果已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在我国获准正式上市


时间:2004年1月20日

事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于2004年1月20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准字号生产批文,从而标志着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业已正式上市。迄今国内外已有超过300人接受了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的治疗。

专家指出,这是生物高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将带动整个基因治疗研究和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始自1990年,它是将目的基因放进特定载体中,导入人体细胞,达到治病的目的。迄今在基因治疗领域全球已有近百家专业化公司,基因治疗临床方案达700多个,但此前世界范围内一直没有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药物被批准成为新药。


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在吉林诞生


时间:2003年1月7日

事件: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历经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并通过了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这一定名为杂交豆1号的大豆杂交种,在近两年区域试验中增产21.9%%,一年生产试验增产20.8%%,示范公顷产量可以达到4000公斤以上。

该项研究是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农作物杂交种的应用,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在玉米、水稻、高梁、油菜、小麦、棉花等均开发出了商用杂交种后,大豆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利用杂交种优势的主要作物,也是最难攻克的一个堡垒。

鉴于大豆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豆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一直是世界同行竞争的热点之一。该项研究创造了大豆界四个世界第一: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杂交种;建立了第一个以“三系”为基础、高效率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程序;开发出了第一个利用昆虫传粉大量生产杂交种的制种程序。

同时,这一杂交大豆品种,抗病性强、品种优良,制种技术基本成熟。它的研制成功,对提升我国大豆科研和大豆产业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第一次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高原冻土难题被解决


时间:2002年7月1日

事件: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冻土技术难题。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素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其所经地域地质构造被视为隧道施工的“禁区”。

中铁二十局经过10多个月的技术攻关,成功突破了高原冻土隧道施工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

该局首次实现在厚层地下冰表面喷射砼的最佳施工方案;在施工中铺设两层防水板有效防止了隧道运营后冻胀破坏和厚层地下冰热融圈扩大。

风火山隧道设计全长1338米,海拔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冻土层最厚、覆盖层最薄、冻土区最长以及气温、气压、氧分压最低、紫外线最强、地质条件最特殊的高原永冻土隧道。

冻土层厚度达150余米,最大埋深约100米,最浅覆盖不足8米。隧道地质结构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层。


第一个世界级储量大气田被勘发


时间:2002年5月22日

事件:科技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部门对外发布中国发现首个世界级大气田,储量达6000亿立方米。

中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勘探,探明内蒙古伊克昭盟的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到6025.27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储量6亿吨的特大油田,不仅是中国现在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也是第一个世界级储量的大气田。苏里格气田的勘探突破,这不仅为西气东输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气源保证,还为扩大向北京、天津及整个华北地区、东部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奠定了可靠的资源基础。


第一座我国自行设计的核电站并网发电


时间:1991年12月15日

事件:中国自己设计、建设、调试和运营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核电站投入试运行第一年,发电17.4亿度,年负荷因子66%,提前两年达到设计发电能力,并达到世界同类首座核电站的先进水准。1994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13日,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正式交付生产运行。投产以来,机组运行一直处于良好状态,成为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国家已规划九五期间再建成两座核电站,秦山二期2×60万瓦核电机组已于1996年6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秦山三期2×70万瓦核电机组也已经开工,截止到2003年,海盐秦山已成为总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的中国核电基地。


第一台太阳磁场望远镜在怀柔安装


时间:1985年

事件: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安装太阳磁场望远镜于1985年。太阳磁场望远镜是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提出利用太阳光球和色球两条谱线进行两层次磁场和速度场视频测量的太阳磁像仪系统。是进行太阳物理核心课题研究的关键仪器。太阳磁场望远镜的主要研究目标是研究太阳磁场、速度场以及相关的太阳物理现象。该仪器总体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自1987年起,我国的太阳物理学家利用太阳磁场望远镜获得了大量世界一流的太阳光球矢量磁场和色球磁场、速度场资料。这引起国际太阳物理学家的极大重视,认为该仪器为当代国际太阳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研制成功,也使我国的太阳磁场测量滤光器技术受到世界的重视,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和我国台湾的天文学家均对我国的光学滤光器发生极大的兴趣,向我国订购滤光器,已创汇近200万美元。


第一个10米长超导电缆系统研制成功


时间:2003年9月30日

事件: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完全自主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10米长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统并进行实验运行,使我国跻身高温超导电缆研究开发的国际先进行列。

高温超导电缆是采用无阻的、传送大电流的电力设施。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统主要由超导电缆芯、维持电缆芯低温环境的低温容器、高电压绝缘、电缆终端、电缆低温系统及电缆的试验和监测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所有部件和关键技术均为我国自主研究开发。在该电缆系统的研制开发期间,各方大力合作,解决了诸如大幅降低电缆的交流损耗、电缆的电磁屏蔽技术、电缆芯与电缆终端的焊接技术、电缆的高电压绝缘和终端的绝缘技术、较长距离的高温超导电缆加压的过冷却低温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实用高温超导带临界电流和均匀性非接触测量等许多关键技术,并取得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

与美国、日本、丹麦等国研制的高温超导电缆相比,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在电缆的设计、绕制工艺、终端、电绝缘和低温系统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成本低、工艺合理、交流损耗小、接头电阻小。尤其在电缆焊接技术方面,接头电阻是最低的。


第一例癌症检测生物芯片率先开发


时间:2002年4月8日

事件: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胡赓熙开发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生物质芯片检测系统。这一癌症检测生物芯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生物制品第一类新药证书,它可同时对12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进行前期辅助检测,准确率达80%%左右。

这是当时国际上唯一一例用于医学检测的生物芯片产品。

专家称,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癌症检测生物芯片,标志着中国癌症检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表明,癌症患者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八成。

过去通常利用影像学方法检测癌症,如X光、B超和CT等,还有直接手术或做病变组织穿刺活检等方法,均对人体有较大伤害,且很难对肿瘤做出早期诊断。而生物芯片信息承载量大,它能把传统的多种分析集成于一体,一次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特别适用癌症等复杂疾病的早期检测。

利用生物芯片检测癌症,一次只需抽0.5毫升血,通过分析十几种肿瘤标志物,便能在数十分钟内同时完成原发性肝癌、肺癌等多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恶性肿瘤普查,突破了原肿瘤诊断的心理阻碍,极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机会。

目前,癌症检测生物芯片产品已开始出口韩国,并与泰、美、欧等国家和地区洽商出口协议。


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克隆牛


时间:2003年10月17日

事件:刚降生4天的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克隆牛“岩娃”通过鉴定。

“岩娃”创造了在同一头牛中转有3种(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不同外源基因的世界先例。人岩藻糖转移酶是人体内催化形成血糖抗原的一种重要的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糖链上加上岩藻糖基因,以形成各种血糖抗原。“岩娃”的诞生,对全球性胃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将会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一个SARS疫苗研制成功


时间:2004年3月

事件:在3月上旬召开的“SARS疫苗研究与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对我国在SARS疫苗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进展给予高度评价。

围绕我国提出的SARS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专家们就病毒株的选择、制备、动物实验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世界卫生组织(WHO)代表团认为中国政府为加速疫苗的研发做出了巨大努力,对中国在世界第一个SARS疫苗研发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鉴于我国SARS灭活疫苗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WHO专家将与我国专家进行合作,利用SARS恢复期血清共同建立抗SARS抗体WHO标准,这将对全球SARS疫苗研究的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据介绍,世界上至少还有10种不同技术路线的SARS疫苗在加紧研制。


第一个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主体工程竣工


时间:2002年7月24日

事件: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主体工程正式完工。

专家们到现场检查后,一致认为,三岔河特大桥的建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高质量地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工程量,这在国内铁路桥梁施工中史无前例,就是在世界高寒铁路桥梁施工史上也是首屈一指。填补了国内和世界高寒铁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一项空白。

在大桥施工中采用暖棚保温以及进行混凝土蒸汽养生,这在以往铁路桥梁施工中是非常罕见的。此外,该桥还在施工中首先使用先进的旋挖钻机进行桩基施工,作业效率提高了20多倍。

有关专家认为,即使在施工条件很好的内地,建设三岔河这样一座混凝土灌注量多达3万立方米的薄壁空心墩特大桥,工期至少也要两年,而该桥要确保2002年8月25日进行铺架,工期只有11个月。


第一颗自主研制的纳星一号发射成功


时间:2004年4月18日

事件:由清华大学和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纳星一号”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颗纳型卫星,标志着我国在微小卫星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家相继成功发射了纳型卫星。“纳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成功进入这一领域的少数国家之一。微小卫星的最大特点是尖端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短、研制和发射费用低,可达到传统大卫星所具有的主要功能,且可以以分布式的星座完成许多高要求的任务。它的出现,为现代通讯、航天、环境与资源等众多领域的发展展示了新的前景,因而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 123

第一台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诞生


时间:1999年3月19日

事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为重庆医科大学设计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即海扶超声聚焦刀,海扶取自高强度超声聚焦技术的英文译音)注册,发给试生产许可证。

这标志着我国首创的第一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正式诞生。它是我国大型医疗器械中唯一实现了源头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用它治疗肿瘤安全、有效,为推动人类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正式通过了国家对“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任务的项目验收,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市场,在重庆、成都、北京、南京等地为肿瘤患者提供无创有效服务。1999年12月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认为:此项成果在基础理论,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及对某些肿瘤的临床疗效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夏网芯面世


时间:2004年5月

事件:四位美国硅谷学子联手国内一流工程师,在中国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路由交换核心芯片———“华夏网芯”TS2410。

这项重大科研成果已经通过鉴定,从此改写了中国高性能路由交换机没有“中国芯”的历史。“华夏网芯”TS2410每一行源代码都由南山之桥的工程师编写完成,该公司在此芯片的设计过程中已申请了10项发明专利,2项版权登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芯片在采用中心架构的网络处理器NFP、网络的安全管理性、可集成接入网功能和用户管理功能等方面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第一次实施黄河人工扰沙清淤


时间:2004年6月19日

事件: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首次尝试人工扰沙清淤,这在世界水利史上还是第一次。

6月20日,所有泥沙扰动设施已部署完毕,并已进行了多次扰沙演练。在小浪底库区尾部,布设了4艘装有空气压缩机和高压喷嘴的扰沙船,可在离泥沙淤积面0.5米左右的上方实施高压冲击,将该区域淤积泥沙充分扰动起来。而在河南范县和山东梁山县河段,26个由泥沙扰动作业船及各类机械构成的扰沙平台已搭建完毕。

人工扰沙就是借助河水已有的势能,辅以人工扰动河床土质,促进河床泥沙启动,实现河床下切,从而最大限度输沙入海。黄河此次调水调沙共设有三个扰沙点,分别位于小浪底水库库尾、河南范县李桥河段、山东梁山县小路口河段。

人工扰沙与人造洪峰演进在时间上、空间上实现准确对接,是此次调水调沙的一个难点,而通过黄河干流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三座水库的联合调度,可以实现水沙对接。

要想冲掉小浪底水库尾端的淤积三角洲,首次要实现三门峡水库泄水时间与小浪底水库水位高低的对接。三门峡水库泄水太早,能量有可能被小浪底库区的深水层消减,也不利于人工扰沙的开展。只有将小浪底水库水位降到合理高度,水能和人工两股力量才能形成合力。其次,要想实现冲淤要求,必须形成连续的泄流动力,三门峡水库水量不够,就得从万家寨水库“接力调水”。因而,万家寨和三门峡水库泄水时间也要实现对接。而小浪底水库泄水的时间、泄量、含沙量控制,则关系到下游两个“卡口”河段人工扰沙的成败,必须在准确测算洪水演进时间、挟沙量等参数基础上,实时启动扰沙设备对淤积河床进行猛烈扰动,达到河道减淤冲刷的目的。


第一次赴南极考察


时间:1984年11月20日

事件: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l月20日从上海启程,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岛。30日15时,“长城”1号和“长城”2号两艘登陆艇载着54名考察队员,登上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在这里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31日l0时,在南极洲乔治岛上,从祖国带来的刻着“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奠基石,竖立在南极洲的土地上。考察队在1985年2月15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2月20日,中国长城站在乔治岛隆重举行落成典礼。

邓小平同志为南极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南极独特的地理环境,被科学家称为:“解开地球奥秘的钥匙”、“天然科学实验圣地”。由于孤处一方,大气没有污染,为观测天体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南极有成千上万的陨石,是窥探外层空间奥秘的难得基地;南极是地球大气环流的策源地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地球其他地区600万年前已灭绝的生物,在南极可能见到,这些发现可能会帮助我们解开地球生命起源之谜,而且还能为进一步解开世界海陆演化之谜提供科学依据。(据科技日报)


【声明】本站引用此文不代表同意本文任意观点 仅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不能作为任何参考建议

本文来自网上 引用●原文出处 本站并无版权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来信指出 马上删除

如果您对本文章有您独特的见解 请您点击此发表或查看关于本文章评论 谢谢您与大家分享

前面一篇关于本主题的文章 大地与天之天地初开情已在 后面一篇关于本主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