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疆、老干妈、顺丰为什么不上市?因为不差钱!

 


转载网址 来源:中商情报网 本文仅仅提供更多信息 不代表同意文中所说  且不能作为建议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获得利益必定要经受一些限制 机遇与风险同在  此或是在可能无法掌控的美好未来   和  可以把握的良好现在中间二选一 

摘要: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华为2013年4月28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明确表示,公司董事会二十多年来不仅从未研究过上市问题,而且未来5至10年内,华为既不考虑整体上市,也不考虑分拆上市,更不考虑通过合并、......


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华为

2013年4月28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明确表示,公司董事会二十多年来不仅从未研究过上市问题,而且未来5至10年内,华为既不考虑整体上市,也不考虑分拆上市,更不考虑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资本游戏。

在国内企业对上市融资趋之若鹜的生态中,任正非执拗和坚决地向资本市场说“不”,其另类选择的确耐人回味。分析华为历年的财报,不难发现华为手握的“现金与短期投资”都在快速增长——从2007年的190亿元一路增长到2012年的670多亿元;与此同时,华为在全球各银行中拥有33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其中77%来自于外资银行;不仅如此,华为内部的虚拟股机制也为自己提供了一种融资手段。

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八年时间,员工持股计划为华为提供的内部融资近300亿元。看来,华为真的不缺钱。任正非表示,华为没有必要通过上市的方式来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华为会向其员工授予公司股权,此举被任正非称作是一种“长期视角”。

任正非也解释了华为内部的股权结构,称自己只持有1.4%股份,其余都是由公司员工持股。他认为,这种股权结构是华为能够赶超业界同行的原因之一,“华为的员工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因此他们往往会着眼长远,不会急于套现。公司的拥有者并不贪婪,因此华为也能留在所享受的位置。但是,我不可能永远活着,也许有一天华为人也会变得贪婪。”

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饮料巨头——娃哈哈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经过27年的发展,娃哈哈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2012年,目标做“杭州的李嘉诚”的宗庆后以一个非上市公司董事长800亿元的财富问鼎内地首富。

宗庆后的创富玄机在于绕过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通过宗氏家族控制的170家企业在饮料、童装、商业地产等领域扩张,从而充分分享其业务增长的成果。宗庆后透露,上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人家说我们比较傻,不会用银行的钱。我想还是稳定点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们坚决不做心里没底的事。”

宗庆后几次提到“小步快跑”理论,这是娃哈哈扩张过程中规避风险的不二法门。宗庆后透露,娃哈哈母公司不会上市,不过百货零售项目会通过上市募资:“因为百货零售业投资数额大,并且投资回报率也没那么快。”

无人机界的神级公司--大疆创新

大疆创新在无人机领域拥有很高的地位,其产品远销欧美,该公司迄今为止以大约1000美元的单价出售数万台Phantom无人机,主要用户是电影剧组、业余爱好者和记者。2013那篇很火的新闻,科技园摆满了发给员工的奔驰,就是这家公司。产品主要是民用级和商用级,但也有少部分为军工级。目前国家正在开放军工领域的民资进入权,所以这是一家很有前景的公司。

大疆创新被称为无人机领域的“苹果”,这个在深圳土生土长的科技企业,被《华尔街日报》称为“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大疆创新方面表示,公司一直都不太多关注资本市场,且在“可以预期的短时间内”(至少是5年),大疆创新并未有上市方面的考虑。

业内人士透露“大疆创新目前并不缺钱,公司现金流很好,品牌影响力也基本确立,没有必要这个时候放机构进去分钱”。


国内民营快递大佬——顺丰

在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顺丰一直坚持不融资、不上市,对任何收购企图也一律拒之门外。王卫,顺丰速运集团的总裁,领导着中国快递界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却与名利场绝缘。大多数跟随王卫的高管们都评价王卫是一个很“规矩”的人。

王卫多次拒绝了联邦快递、UPS等海外巨头的收购。顺丰成本高昂,王卫却对PE、VC的机构投资视而不见。就连马云也曾数次约见王卫,但都被婉拒。然而,这家素来低调的公司2013年宣布了其成立二十年来的首次股权融资。不过王卫和顺丰太过神秘,以至于此次融资的最终金额几乎成了“猜谜游戏”。但无论多少,对顺丰而言也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因为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是,顺丰从来“不差钱”。

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大佬——老干妈


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大概都不会对一个穿着白色围裙的农妇影像感到陌生——老干妈。这个印在红底标签上的黑白头像,与国人的香辣味觉紧紧相连。老干妈公司将不足10元的辣椒酱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而这家企业的经营之道也让人略感意外——不贷款、不赊账、不上市,甚至几乎没有广告,这更让“老干妈”在“资本为王”的市场大环境里,显得特立独行。

老干妈公司由陶华碧1997年创立,远销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如果以2013年37.2亿元的产值计算,老干妈十五年的产值增长了74倍。快速发展的背后,老干妈并没有很多企业都有的资金困扰。

因为陶华碧16年来一直坚持着一个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陶华碧曾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此外,老干妈公司也从未向银行申请过贷款。惟一一次例外,据说是银行上门请陶华碧贷款,她碍于情面才勉强答应。三十多亿元的年产值,老干妈依旧未上市。“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什么上市、融资这些鬼名堂,我对这些是懵的。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即使如今公司有实力上市,陶华碧的态度依然如此。



厨电行业龙头老大——方太

方太成立于1996年,尽管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企业,但是厨房家电企业方太却也是人人知晓。“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是儒商、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的“三不原则”。“我们不上市,上市多烦啊,很多要求,很多限制,不上市,我们反而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茅忠群就是想自己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想外界有太多干扰。

方太每年年初的规划基本上都是20%的增长,不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不给员工压过高的销售任务。但是公司已经连续十几年保持高速增长。方太坚持不上市的底气是公司实际上不缺钱,自有的资金完全可以支撑公司运营发展。方太从创办至今一直都坚持高端路线,因此,方太的利润很丰厚。



立白集团年销售额已超160亿:不上市依然土豪

近年来,立白以“洁白不伤手”的广告晓喻全国,洗衣粉、洗洁精等产品长期稳居销量榜首。过去20年,立白集团掌门人陈凯旋带领立白人,打造了声名显赫的大日化帝国。与为人低调的陈凯旋一样,立白的企业文化亦非常朴素。如今的立白集团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60亿元。对于眼下民营企业热衷的上市热潮,陈凯旋则表现得相当清醒,上市融资固然好,但并不是“一上就灵”,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



科氏工业集团:上市难抗压家族经营有定力

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科氏工业集团成立于1918年,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型企业,目前公司掌门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科氏第二代,查尔斯·科赫和大卫·科赫。该公司在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的资信评级是Aa1,标准普尔评级是AA+。


弗雷德·科赫对子孙有遗训:“只要不将公司卖掉,你怎么办都行。”公司传到他的二儿子查尔斯·科赫手里,他也誓言“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两代掌门人均拒绝上市,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企业要挂牌上市,就得定期公开运营数据,企业的股价也会受到股票市场整体氛围的影响。尤其企业专注长远发展时,可能因尝试新产品或进行结构重组,需要增加投入,营收也会下降,碰到经济衰退时,投资回报也会减少,资本市场的压力就会接踵而至,逼迫经营者为迎合市场采取各种短期行为,导致抗压力减弱。

家族企业则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步伐制定策略,定力要大很多。因此在他们看来,上市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保证公司健康的现金流和持续稳健的扩张才是正道。(新华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