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永留利息在人间

 

 

章节简介:
坤叔坚信,教育是一个最大公益品,不但个人、家庭受益,国家、民族同样受益,驼负千钧,蚁负一粒,尽已之力多挽救一个失学孩子,就多一份收益,多一份希望。 

第一节 革“口号教育”的命 


“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这是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瑞士的菲思泰洛齐(Pestalozzi,1746—1827年)的一句名言,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通过爱孩子,把爱传承给孩子,让他们学会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并将爱传播到四方。

菲思泰洛齐生活的年代比武训稍早。这位早年地位不如牧童,形似乞丐的人,做了与武训同样的事,狂热地投身对广大穷孩子的教育,但结果完全不一样。

菲思泰洛齐以异乎常人的毅力在瑞士一点一点推行平民教育,竟使这个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口稀少、产业落后、政治黑暗的山区小国,一跃成为全欧享有盛誉的教育超级大国,吸引西方各国教育专家和高层政要人士云集瑞士,观摩取经,直接孵化出“强制性义务教育制度”,并使之在西方得以普遍推广,促进了西方及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对人类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菲思泰洛齐更是被西方崇为“教圣”和“平民教育之父”。

与菲思泰洛齐类似,光绪年间的武训靠行乞筹资,兴办三所义学,免费培养贫苦人家的子女,尽管也获得了朝廷的关注和政府的嘉奖,但这种关注和嘉奖均只是停留在在一个看客的层面,没有像西方各国那样能见贤思齐,因此义丐武训兴学终究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可忽略不计的一圈涟漪,丝毫未能撬动中国现状及历史进程。而被郭沫若称为“中国的菲斯泰洛齐”的武训本人,如今更有被淡出历史舞台的趋势。

同样是为“教育穷孩子的理想”而艰苦跋涉了一生的灵魂,东西方两个圣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这让坤叔早在18年前的初学之初,就隐约看到了自己将面对的艰辛、冷遇和结局,因此他能10多年如一日地以一种平实的心态来坦然面对助学中的一切。即使明白自己可能也只是一圈无人关注的涟漪,但他仍一心一意要把这一圈涟漪荡好,以武训、德蕾莎修女和菲思泰洛齐般的大爱来荡好。
法国著名教育史学者康彼耶赞誉菲思泰洛齐:“他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中最早呼吁和力行‘爱的教育’之典”。

菲斯泰洛齐出生在当时欧洲贫困的山区小国瑞士,当时人们仍歧视性称北欧人为拉丁文明之外的“蛮族”。一生都在教会孤儿院工作的菲斯泰洛齐是一个基督教传教士的孙子,优良的教会传统教会他从小就如何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无私地爱人们。

他最初处境低下,类似乞丐,却意外地充当着一位备受冷落的初级教师,推著一辆只载着一些基本常识书籍的独轮车,爬山涉水,创办一所孤儿院、一所教师学院和一所寄宿学校。没有政府的支助,一砖一瓦全靠他筹办,他掏尽了自己所能筹到的每一分钱。

在暗无天日的社会底层,菲斯泰洛齐专门照顾那些孤儿、弃儿、病儿、弱儿。他对这些被社会抛弃,常人避而远之的孩子表现出极大的怜悯,甘为这些苦儿做奴仆和牛马。他不仅给他们安定和温暖的生活,更给他们心灵的培养和人格的启发。

他说:“他们的双手被我握着,我的眼睛凝视着他们的眼睛,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他们忘却了外部世界,只知道和我在一起。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生病时,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时,我也在他们身边,他们睡觉时,我还在他们身边。在寝室里,我们一起祈祷,根据他们的提问,解答所有问题,直到他们睡觉。我最后一个睡觉,第一个起床。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在他们中间唤起兄弟般的友谊,使他们成为热诚、公正和善良的人。总之,我们必须遵守耶稣的名言:‘先洗净内心,外表就洁净了’”。
他被人们称为“慈父”。

菲斯泰洛齐炙热的爱心,无比的教育狂热,创造出史无前例的教育奇迹。从他的学校毕业的学生,被社会形容为“完人”,受到各行各业的尊敬,担任许多要职,影响了整个国家,继而创造出更多的“爱心学校”,几十年内竟把落后、封闭的瑞士变成了一个当时最有现代化朝气的新国家。

更重要的是,这在当时死气沉沉,实行贵族精英教育的欧洲,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风气。先是法国、德国,接着英国纷纷派出大量留学生和政府官员考察瑞士,学习他对广大平民的爱心教育,瑞士一时间俨然成了世人顶礼朝拜的“圣城麦加”。博大的爱心从这个偏僻的小山国,一波一波地输出,激荡在整个欧洲乃至其他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

当时的普鲁士教育部长保明对即将赴瑞士学习的24名精英说:“你们要学习的是他的高尚理想,他教学方法的成就和这种崇高的目标相比,只是最次要的末节”。

这24名精英在菲斯泰洛齐那里取经达三年之久。他们回到德国仅几个月后,德国就拟好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法》,推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制度”:在德国普及国民义务教育,每位公民必须接受9年以上,由国家提供经费的“义务教育”,违犯者将受到法律严惩。
接着,法国、英国、美国、日本、丹麦和瑞典等国也依葫芦画瓢,先后推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制度”。

这一教育革命的直接结果,使这些国家的人口素质迅速提高,国家摆脱封闭愚昧,进行了一场现代化的启蒙运动,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迅速崛起,最终使西方成为近代世界文明的中心。“西方列强”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显现。而当时保守闭塞的中国,却自我排斥在这场现代的启蒙运动之外,日渐落伍。

义务教育就这样成了改变世界的动力。纵观世界各民族发展史,“强制性义务教育制度”是民族现代化的普遍轨迹,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之源。

遗憾的是,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在比菲斯泰洛齐早2300多年前就倡导“有教无类”,身体力行“仁者爱人”,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并未能惠及现实,在大陆,从没有实行过一天真正的普及义务教育。

早在100年前,日本的国民教育经费就已占GNP的5%以上,直到今天,日本官方教育经费依然有增无减,而我国大陆的国家教育经费至今从未超过GNP的3%,比一般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的比例还低,是全球190多个国家中20多个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之一。

有统计显示,我国是用占世界1%的教育经费,来对付占世界25%的学生。在如此低投入的基础上,竟一度还出台了祸国殃民的“教育产业化”政策,难怪有人说,这与街头拿残疾婴儿讹诈行乞牟利一样,没有人性。
我国喊得响,做得少的“口号教育”,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体制弊端及现状,正把我国的教育推向危机。这样下去,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庆幸的是,当前政府正在切实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免书本费、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这多少让位卑不敢忘优国的坤叔看到了一缕曙光——在他的有生之年,或许有一天不再需要去助学。 


  



第二节 爱心不是财政拨款


2005年12月26日下午6时,天色已暗,凤凰县教育局办公楼已人去楼空,唯有会议室仍灯火通明,一位头发略显花白的老者以不容辩驳的语气在与该局姚茂洋副局长“交涉”:“民间的爱心捐助与政府财政拨款无关,我们资助的孩子若不能享受政府的‘两免一补’,这等于把民间捐助当成了财政拨款,把政府责任转嫁给了民间爱心,那谁还会来助学呢?正是因为政府责任缺失,才有民间捐助,民间捐助客观上是在分担政府责任,但决不能把其当成政府责任,它只是一种爱心,一种善举。把捐助等同于‘两免一补’,这不是在扼杀已进行了7年多的民间助学吗?政府应盯好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窥视民间捐助。对凤凰的苦孩子,就目前的现状,怎么免,怎么补,怎么捐助都是不够的,顶多是让他们及其家庭能稍稍喘口气而已。”

姚茂洋副局长对这位老者谦恭有加,几次想插言解释都没有机会,最后表态:“张坤先生,我保证:你们资助的孩子同样能享受‘两免一补’。数年前,我在凤凰一中教书时您就在凤凰助学了,我代表凤凰人民感谢您。我们凤凰孩子有福啊!”

坤叔笑了,此前,该县以一个孩子不能重复享受补助为由,曾规定接受民间资助的孩子不能再享受“两免一补”,把“坤叔助学团队”资助的600多个孩子排除在“两免一补”范围之外,严重影响了助学者的情绪和信心。

6时30分左右,坤叔谢绝了姚茂洋副局长“代表凤凰孩子请您吃顿饭”的盛情,离开教育局来到湘西土家美食城。这里的跛腿大厨一眼就认出,他就是电视里那个来助学的张坤。这是坤叔从早上8时吃过一碗粉后的第二顿饭,此前一直在山里看孩子,然后又抢时间赶回县教育局。

在餐桌上,坤叔不无得意地向同来凤凰的妻子苏少弟等人炫耀其“谈判技巧”:“我就是不给教育局领导说话的机会,我估计他们要辩解什么时,马上就用话堵住。若他们说出来了,就得费更多的气力去说服。这样一直不停地说下去,直到最后他们只有说‘同意’两个字时才打住。”他儿童般的“表演”惹得一桌人哈哈大笑,一天的劳顿一扫而光。





第三节 助学路依然漫长


从2005年起,国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一度让坤感到无以名状地惊喜,以为民间助学已完成其使命,走到了尽头,因为“坤叔助学团队”资助的孩子绝大部分集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他深深明白,民间助学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政府参与,才能使助学行为长久,孩子们读书才更有保证。
同时,他也觉得隐隐地失落,似乎意味着他17年的助学生涯将就此结束,他及其助学伙伴对凤凰孩子的那份绵长而沉重的牵挂,也将就此中止。

2005年4月22日,坤叔与助学者,东莞尤美装饰公司老板卢叙安等人结伴,踏上了第二十六次,心想也许是最后一次凤凰助学行的旅程,专程了解“两免一补”政策。

四天里马不停蹄地跑了12个乡镇,看望了近300个受助孩子,分别约见了湘西自治州和凤凰县教育局、县团委的领导。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一道道熟悉的山川,一组组惊心的数字,驱散了坤叔心头的轻松和欣喜,“两免一补”在凤凰的实施与他想象的相距甚远,让他又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这崎岖的助学路还远未到尽头。

按照湖南省的标准,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可列为贫困生,享受“两免一补”。凤凰,湘西边陲这个38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小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40000名学生中,就有24000名贫困生等待救助。

2005年,24000名待助贫困生中,只有60%仅享受了“两免一补”中的“两免”。这里的小学生每学年要交400至500元,初中生约800元,除去200元左右的“两免”,学生余下的费用还是挺大的,能负担得起的又有多少人?走访中坤叔发现,余下的“不菲”费用中包括保险费、教辅材料费等等,其中一些属巧立名目的乱收费。

实际上,对贫困生而言,“一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金额比“两免”(免书本费、杂费)还要大,很多孩子即使享受了“两免”,仍可能因承担不起寄宿的生活费而辍学——因学校离家太远,山区学校四年级以上学生普遍寄宿。“坤叔助学团队”资助的600多个孩子中,有50多个中途辍学,大都是因为拿不出寄宿的生活费,如两头羊乡高山村的欧英花就是为了节省40元寄宿费而离开学校的。

由于“两免”分别由中央、省级财政承担,“一补”由地方财政负担,根据凤凰县的现实情况,估计在数年内都无法支付“一补”。该县计划2007年全面落实“两免”,2008年开始逐步解决“一补”。

由此可见,仅就凤凰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来说,“两免一补”尽管使因贫困而辍学的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但至少数年内仍将有成千上万的贫困孩子得不到分文援助,或得到的援助只是杯水车薪,仍将徘徊在辍学边缘。而上不起高中和大学的,则更为普遍。
所以,助学依然任重道远!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5日提出“两免一补”政策时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同年12月23日他又指出,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凤凰县属于西部。

香港理工大学的一位校长说过一句非常到位的话:“政府要以父母之心办教育。”股股政策暖风,让坤叔及其助学伙伴,让全国4000多万贫困孩子看到了当前政府的父母之心。这使助学者看到了助学的希望,增添了助学的动力,对贫困孩子更是福音,助学者可以将以前给孩子们交的学费改为补贴他们的生活费,把以前用来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的学费,更多地用来资助高中、大学阶段的孩子。

从凤凰回来,坤叔对助学伙伴们说:“填海的精卫还需继续坚持不息,啼血的杜鹃还在孤独地哀呜。手里拿着由我直接牵线的599位受助学生名单和3份待助学生申请表,身边簇拥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我无法忍住眼眶的泪水,心里仍在汩汩滴血。肩上的担子依然沉重,助学的路依然艰巨绵长。” 


 
 
 

第四节 悲壮的孤独

也许,最理解坤叔孤独的是他资助的孩子们。

湖南科技学院大二学生杨同心,是坤叔1998年起在凤凰一中资助的第一批孩子之一,后转由澳门助学者杜奕强资助。他说了一番有点“残酷”的话:“我觉得,张伯伯是想以己之力,唤醒更多的人们关爱众多面临辍学的贫困孩子,关注农村教育危机。他在坚持,但一直没有人支持,他非常孤独。就算有200多个人,甚至2000个、20000个人受他感召,加入了他的队伍,那又能怎样呢?那就成了孤独的200、2000、20000人了。我们需要的不是助学者,而是一个好的机制,一个好的乡长、县长、省长、甚至……” 


不知道他想过没有,单就他个人而言,如果不是坤叔和他的助学伙伴杜奕强,他可能连初中都念不完,更不用说是念大学了,那么一个“半文盲”的他,可能连这段“不要助学者要好乡长”的“宏论”都会说不出来,而他需要的好乡长,可能在他辍学打工多年后仍没到来。
不过,杨同心的话倒是真实地道出了坤叔的孤独。

同样,在上大学的龙秋梅、龙香妹和龙伟等受助孩子,提起坤叔,除了感激和温暖,更多的是觉得伤感,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了坤叔的孤独,体会他的无助,感觉到了他前路的艰难与迷茫。每次。他们都好担心年老体衰有病的坤叔会在凤凰之行的山道上出事,有时还“偷偷”给与其同行的人发手机短信,拜托同行者以儿子的身份,从内心和行动上关心他,照顾他。这是一种儿女对父亲的牵挂和伤感,因为他的劳累和孤独。
“在18年的助学旅途上,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我的队伍越来越大,孤独从未远离,志同道合者还是太少了,贫困学生和助学者的人数不成比例。孤独总是伴随着我行走在崇山峻岭的羊肠小道上,孩子们求学的艰辛和社会对他们的冷漠,时常令我欲哭无泪。”
孤独,爱心的孤独,让坤叔刻骨铭心。爱有多深,孤独就有多深。他在2002年2月6日凌晨给龙秋梅写的信中说:“ 
我听到过最多的一句话是‘像张坤这样的人太少了’。‘太少’并不意味着赞扬,而是孤立,绝对的孤立,是异类,是稀有,是与绝大多数同类不一样的怪物。这就是我,一个普通人的遭遇。这就是注定我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伤,而且是活该,谁叫你‘少’,而且是‘太’。这个‘太’字是多么的令人伤感,又多么的悲哀啊!”

经过8个年头的辛苦努力,“坤叔助学团队”在凤凰资助了600多个孩子,这样的成果在全国都是罕见的。然而,600多个孩子,又只是凤凰县24000名待助贫困生中的1/40,可谓微不足道。“罕见的”同时又是“微不足道”的,足现民间助学的孤独,尽显爱心的苍白。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统计:我国希望工程开展10年来,真正来源于民间的捐资只有约6亿元人民币。依据这个统计,以全国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只捐赠了5分钱。如果每个人的爱心放大100倍,每人每年捐赠5元钱的话,则全国4000万面临失学的孩子都可顺利完成学业。
凤凰县前任团委书记滕森林:“坤叔常觉得自己孤独,因为他是先行者、倡导者,先行者都是孤独的,孤独是正常的,不孤独才是不正常的。”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孤独中,坤叔坚持着他的助学生活方式,他说:
既然上了助学这条船,享受着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乐趣,就不打算上岸歇下来了,直到我不能动,或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的那天为止。
我和许多助学者做了这么久,却改变不了什么,学费不停地上涨,失学儿童越来越多,这对我们无疑是最大的精神压力。

此外,还有体力上和经济上的压力。我年纪大了,走路快一点就气喘,越来越力不从心。我的家人,我资助的孩子,还有我自己,都担心哪一天我会倒在助学路上。

我和许多助学者一样,财力并不雄厚。我目前在凤凰县还有学生,其中有13人在上大学,每年需要20多万元。孩子们在升学,学费呈几何级数增长,假如这几十个孩子都完成学业,还需要好几百万元。几年前,我公司的经营活动就已基本停止,现在的收入来源是以前开发的一栋楼房的物业管理。助学主要是在吃我做生意10多年积累下来的老本。我还有1000平方米商业地产,按照目前东莞市场价,还能买200多万元。即使这些全部投入,也很难支撑下去。走一步算一步吧,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再想办法,大不了卖掉我现在住的房子。实在没办法,就学武训吧,讨饭都可以。
我会坚持到底,只要我不死,就要供孩子们上大学。

而且,一旦我放弃了,旗帜一倒,队伍很可能就会风吹云散,这600多个孩子怎么办?所以我必须坚持。哪怕只是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我也要让这短暂的光亮够。德蕾莎修女不是这样说和做的吗:“无力改变全世界的黑暗,就努力使身边的地方变得光明。”





第五节 容器再大也会滴满


著名学者陈之藩在青年时家贫,胡适给了他一张400美元的支票,资助他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陈之藩后来有了钱,马上就还给胡适,还写了一封信致谢。胡适回信:“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和支票,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陈之藩在后来说:“我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已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已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正如坤叔所说:“我们对孩子们没有要求,但我们心里有希望,有所图。我们绝不仅仅是让他们不成为失学儿童,更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他们成为爱的使者,成为对社会充满爱心的孩子,将来把爱撒播到更广阔的范围。我们耕耘的是爱心,是良知,是社会,我们希望回报我们付出的,是一个个有爱心的真正的‘人’。毫无疑义,我们的产出将远远大于我们的投入,因为我们的利润不仅仅是孩子的前途,更是爱的传承,民族的未来。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生经营最大的成功吗?”

对武训一贯情有独钟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平民千字课》中强调:“武训虽然死了,它的精神可是要活到千万年的。如果我们个个都有武训的精神,还怕国家不进步吗?”

为了爱的传承,为了让更多的人秉承武训精神,也为了凤凰助学事业的持久延续,2003年8月,在坤叔资助的第一批孩子高考升入大学后,“坤叔助学团队”依托凤凰县团委希望工程办,建立了“爱心接力助学基金”。

“爱心接力助学基金”的运作模式是:把助学者的捐款作为投入,委托凤凰县希望工程办以借款的形式,在原来已结队的基础上,资助考上高中(中专,技校)、大学后面临失学的特困生。在受助生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以其收入的一部份在四年内分期回赠给“爱心接力助学基金”,回赠额不少于借款额,以继续资助仍在等待救助的其他贫困生。通过资金的循环、接力,让助学者的爱心得以薪火相传,直到没有贫困生,希望工程的历史使命终结为止。

“爱心接力助学基金”建立后,坤叔个人先后注入16万多元。目前,“坤叔助学团队”资助的30多名大学生和20多名高中生,都加入了该基金的爱心接力中。通过这种方式,坤叔希望有生之年,他这个团队能够资助到10000名贫困孩子。

坤叔坚信,教育是一个最大公益品,不但个人、家庭受益,国家、民族同样受益,驼负千钧,蚁负一粒,尽已之力多挽救一个失学孩子,就多一份收益,多一份希望。

他也坚信德蕾莎修女所说的:“虽然我们可以做的很少,可是,再大的容器也会被滴水装满。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看到,但是,回报一直没有离我们远去。”(全文完)

   【声明】本站引用此文不代表同意本文任意观点 仅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不能作为任何参考建议
    引用自新浪读书作者sxdsbzzy 周智颖本站并无版权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 请来信马上删除相关

    

                               点击此处访问本页主目录

    ●●谢谢到您的访问 如果您要了解更多或许您关注的事 请您点击此处 访问本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