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几百万字精神助学

 

 

章节简介:

熬夜给孩子们写信,已成了坤叔的习惯,妻子苏少弟半夜醒来,10回有9回他不在身边,有的只是从书房透过来的朦胧灯光。她笑着抱怨:“ 
张坤现在的老婆不是我,是那些永远写不完的信。” 

第一节 半夜醒来只见灯光


原凤凰县团委书记滕森林说:“‘坤叔助学团队’的助学不仅是救济式,而且是育人式。一般的资助主要是指捐钱捐物,但该团队捐出的不只是钱物,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美德的传递。该团队对凤凰的资助,不仅缓解了受助学生在经济和物质上的困窘,而且在人格、精神上影响了一个群体。”
在东莞和凤凰的千里空间,源源不断的书信架起了一座育人式精神助学的桥梁。
熬夜给孩子们写信,已成了坤叔的习惯,妻子苏少弟半夜醒来,10回有9回他不在身边,有的只是从书房透过来的朦胧灯光。她笑着抱怨:“ 
张坤现在的老婆不是我,是那些永远写不完的信。” 

在凤凰,每个受助孩子都能掏出一沓张伯伯写给他们的信。信,是坤叔助学最重要的一个载体。读信与写信,在坤叔生活中占驻了最多的时间,一年365天,他有300天在写信,经常一写就是一个通宵。助学凤凰8年,每年花费几十万元,换回来的除了孩子们的真情与未来,还有几十双鞋,几千封信。

每一封信,坤叔都回,一笔一画,文采飞扬,字字情真,篇篇理切,毫不敷衍。在几百万字的字里行间,一个长者、爱者、智者的情感,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跃然纸上。

坤叔说:“因为贫穷,因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凤凰的孩子多少都有些封闭、敏感、抑郁、自卑、偏激和叛逆,在迫切地需要物质资助的同时,更需要精神支助。从小到大,可能从来没有人真正跟他们谈心,没有人重视他们想什么,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他们需要交流,需要引导,需要雕琢。我与孩子们由通信而通心,通情。”


你给予我们的是父母般的爱,有物质,有精神。你一封又一封地来信,信中没有责怪,就算我们做错了什么,仍是一句句的鼓励,我们的疑问都从你那一句句话语里,找到了解答。
——怀化学院 龙秋梅


张叔对我们的人生有极大影响。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是否感激他的资助,我会摇头,不是否定,而是我认为更要感激的是他对我们的“思助”,他每讲一句话都给了我特大的启发。
——吉首大学 吴超吉 


为了我们您付出的太多,为了我们您苍老了许多。自从我们相识起,您时刻都在关心我们,寒冬来了,您给我们寄棉被和棉衣让我们防寒,把温暖送进我们的心田;天气热了,又为我们寄夏装;每年中秋,您都为我们寄月饼和钱;在生活上,您帮助我们;在学习上,您指导我们;在做人方面,您又教导我们;在困难的时候,您的关怀给了我们动力;在成功的时候,您的欣喜带给我们快乐。您是我们人生的导师和父母。
——长沙民政学院 龙文俊





第二节 永远的心理标杆 

交往近4年后,坤叔最开始在凤凰资助的孩子洪义兵于2002年2月23日,给坤叔出了一道“难题”。这一天,坤叔收到了洪义兵的一封信。

敬爱的张坤伯伯:
您好!
谢谢您的回信及教导,我会从现在开始学着宽容、理解父母。谢谢您对我父母的肯定。

我爸的郁结说来话长。我常听起母亲说父亲的以前,说他怎样勤劳,怎样心好,与现在完全两样。从我记事起,因生下我们四兄妹,父母就被政府缠着要“结扎”。这本是无奈的,而村里的干部又动了一些手脚,本来某些干部被批为头号对象,应他们先“结扎”,但由于他们有“底子”,就先缠上了我家。无奈加上无奈,父亲就开始借酒精麻醉自己,那时他只迷酒还干活,不骂人。

随着我们的长大,干旱越来越多,收成越来越少,家里越来越穷,父母经常争吵。因无钱读书,兄、姐早早就辍学外出打工,一去半年没有音讯,也不寄钱回来,好象没有这个家。本来我成绩好,父亲以我为喜,后来您知道的,我又“不务正业”。父亲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坏,经常迷醉在劣质酒中,不干活,只骂人,家里总是吵声不断,吵架成了家里唯一的沟通方式。我都不敢回家了。

张伯伯,如今像您这样有爱心的好人太少了,对现实我真的很失望甚至愤怒。救死扶伤的医院竟见死不救,这样的事我亲眼目睹了。有一个民工,从县城正在建的一栋房子上掉下来,混身是血送到医院,因出不足钱医院拒不治疗。

又有一次,在我们上次毕业考试中,我在南华中学参加考试,全校师生结伙舞弊。我向我校校长反映此事,校长怎么说?我相信若我不说,任何人都猜不到的,他说:“义兵,你自己该怎么做,应该知道,不然的话,在以后你就会被人家的‘高分子’打下来,考不上一中。这关系你一生的前程,不是游戏,自己好好考虑,不能光顾一身孩子气。”张伯伯,无奈至极了。我校主任说:“义兵,社会如此,你要学着适应。”我本想向领导反映,好让他们向更高的领导反映,谁知结果如此,叫我一齐入伙!不是夸张,当时若觉得自己不是人,应该感到快乐。

张伯伯,凭良心说,这个世道公平吗?在办案上,金钱可推断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社会上,聚赌嫖娼,明目张胆地挂着牌子,公开摆显在大厅广众之下;电视录象上,书刊上,畅销的是带有色情的或纯色情的,结果弄得几岁的小孩不该懂的懂了,该懂的一概不知;在学校上有60%以上的学生谈情说爱,难道这些就是什么“大浪淘沙”吗?

在这个假期中,学校举行补课,你知道我班班主任怎样说吗?他说:“下个学期,听说有许多学生不读了,但这一次补课我希望大伙都到齐,下学期不读的,这一次也要来,一人交40元,补10天课。”这就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湖南师大的毕业生所说的话。说得不好听,这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40元,不是吗?
  张伯伯,在这个社会里,主要充斥我视线的是上面这些,其余都为辅。也许是我自己不对,光想着这一面,但这些的确就发生在我身边。你说我的“又急又躁”的源泉就在这里。下次再说,再见!
       此致
敬礼!          
祝 新春快乐!
                   侄儿 洪义兵 
2002年1月17日
                   


坤叔知道,让洪义兵“又急又躁”的那些问题,凤凰孩子或多或少都碰到了。譬如像洪父这样的父亲,凤凰还真不少,他们一生劳作,却看不到生活好转的希望,因而放纵自己嗜酒好赌不干活,成了典型的“湘西懒汉”;又如受助的寒门学子,多像洪义兵一样,易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产生强烈的愤世妒俗情绪,易形成偏激和叛逆的不良心态。作为孩子们的“精神偶像”,坤叔很清楚地掂量出了洪义兵这封信的分量。事后他说,那是他感到最难下笔,却又写得最长的一封信。

洪义兵同学:
新年好。

你在信里谈到的看法,表达了你的认识和观点,肯定有你的道理,高中生嘛,没有点主见那怎么成?可是,你也应该明白,凭自己的社会阅历、文化知识和认知水平,也许还不能客观地、准确地评判你所看到的一切,很可能是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者你会有不同的结论。以你信中罗列的一些问题的先后顺序,我试一试有意地站在你指责、批评的那一方的角度去分析、讨论,大家探索一下,该如何看待这些社会上发生的现象,由你作出比较,看那一个结论更公平些。

一个人长大成人之后,一旦结婚,成家,就要担负起自己和家里人的生活重担,义不容辞。当初你母亲看重你父亲勤劳刻苦,热心为人,所以选择了他作为自己的丈夫。你父亲呢,为了让妻子、儿女生活得好一点,也曾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支撑着这个家。如今,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大了,可儿女都让他感到失望——至少,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听说你的兄、姐已出外打工,既很少给家里寄钱,也很少给家里写信 
;而家里因为天旱、收成少,难以供你上学;而你读书也不争气,作为一家之主,父亲心里能不烦么?能不焦急么?为了消除这种焦灼,以酒浇愁,甚至借酒骂人去发泄,这是他调整情绪的一种方式,也因此给别人,特别是家里人一个脾气变坏的印象。

俗话说“酒入愁肠愁更愁”,这有一定道理的,可你们并没有理解体谅父亲的苦恼,相反,还经常与父亲顶撞起来。这好比火上浇油,父亲除了烦恼之外,又更加生气,这样,一家人就好像生活在火药桶上,这里轰,那里炸,噼呖叭啦的,一刻不停,正应了一句俗话:“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除了吵架,你们已找不到其它更好的沟通方式,也找不到让大家平心静气去面对现状,解决现实困难的好办法。如此下去,弄得大家都下不了台,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作为儿子的你,为什么不可以对父亲有更多的宽容,更多的理解呢?在他喝了酒要骂人的时候,静静地、恭恭敬敬地听他的训斥,他骂完了,气消了,一切将会归于平静;至少,骂累了,他就会停口的。这样,时间一长,因为你变得听话、懂事,你父亲骂人的话会逐渐减少,骂的程度也会逐渐减弱。也许,某一天,他会不再骂人了。何况,你在县城念书,离家的时间多,挨骂的机会相对会少些。我就不信,你每次回家都会碰上父亲喝酒骂人,哪会这么巧呢?也许,这是你自己太过敏感,太过夸张了吧。除非你每次回家都苦口苦面,要这要那,惹父亲生气。

计划生育“结扎”,这是国策,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要做这个手术,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村里谁先做,谁后做,计较那么多干吗?城里人生两个女儿也要去“结扎”了,还要罚款,你父母生了四个儿女,也该去做手术了,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避免麻烦。凤凰的贫穷,与计划生育没搞好很有关系: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这就是贫困地区一个难解的症结。多儿多福,只管生,不管教养的观念也要改变。凤凰好多孩子读不起书,其实是因为多生孩子造成的。不要认为村干部动员你父母结扎是一种惩罚,更不应该因此而仇恨干部。至于干部是不是自己该先去“结扎”而不去,有政策管着呢?你生这闲气干吗?

你信中说的“愤怒”,是因为医院要交齐费用才肯动手治人,我想,这只是个别的事例而已,不能代表全部的医院,所有的医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个病人没有生命危险,医院要病人先交费,也是合情合理的。医院是一个企业,经营需要成本,医生要治病救人,也要吃饭。如果一个人断了手、脚,断了腰骨,住院治疗少则要几千,多则要几万、十几万、几十万才能治好,如果这笔钱病人不交,又由谁去出?医院的损失又由谁去承担?这样的事发生多了,医院就维持不下去,要关门大吉啦。据我了解,东莞的近百家医院,每家医院都有病人拖欠医药费的现象,有的每年要损失几百万,以至连医生的工资也发不出。

所以,医院收治病人有一个原则:生命垂危的,先救命再收费,把人救活了,病情稳定了,再通知家属交费继续治疗,不交费,那就爱莫能助了。病人交不起医药费固然令人同情,可医院有医院的难处,你表示“愤怒”时,恐怕有点考虑不周吧。在国家的医疗福利机制还未完善之前,要求医院治病不收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办得到。

至于考试舞弊的不良现象,古已有之。你反对作弊,这种老实的态度我很欣赏,也值得大家学习。对待这种事情,先要抱着一个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在适当的时机再向老师反映,由老师去处理,这就可以了。要知道,凭个人的力量,想改变几十年、几百年以来都无法彻底消灭的一些现象,是不自量力的。这个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要消除是需要时日的,不可能一个早晨醒来了一切会变得那么美好,只要不是性命攸关的急事,都得一步一步地来。

要消除考试舞弊现象,恐怕要到素质教育完全取代了应试教育以后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的口号喊了几十年了,可到现在,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这说明了什么?可见,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任何变革都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只能不懈努力,不断地探索,逐步地过渡,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确实令人感到无奈。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可以和应该做到的是,尽量不让自己被不良现象所同化,为缩短这个过程而尽自己的力量。

嫖、赌、贪污、腐化等违法违规的丑恶现象不可避免地会继续存在着,与这种现象的斗争还是长期的、复杂的。司法腐败是最严重最恶劣的腐败,我因为曾身受其害而极端痛恨那些司法界的败类。1993年我在湖南做生意时,湖南华容县检察院制造冤案,赴广东把我刑事拘留,将我脱裤“示众”,极尽侮辱之能事迫我就范。为此我已三上北京,数赴长沙,从中央到地方,告了9年状,给各级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寄过300余封检举信和申诉信,告状材料达一米多高,我这个“助学专业户”也成了“告状专业户”。直到现在我仍没讨回一个公道。

尽管如此,但我坚信,正义和邪恶的斗争的最后结果,永远是邪不压正,不然,社会就会堕落,败坏乃至崩溃,所以我对讨还自己的清白一直充满信心,不管是10年还是20年,那一天总会到来,因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是好的,主体是健康的。

不要把一些个别现象看成是主流,不要把坏人看得那么强大,更不要丧失信心,把现实社会看成一团漆黑。我相信,在公、检、法机关内,总有一部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也有一些是优秀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与那些执法败类作斗争,我们国家的法治是一定会实现的。跟华容县检察院斗了9年,我还是有信心斗下去。(案发11年后,2004年4月,华容县人民检察院撤销了对张坤有欺诈行为的认定,向张坤陪礼道歉,恢复名誉,退回原收缴的款项5.4万元,但一直拒绝对其进行国家赔偿。)

说实话,我也是不赞成补课的。补课收取补课费,认为学校以此敛财,恐怕不全面。在素质教育还未完全取代应试教育的过渡期间,为了提高升学率,补课大概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吧。我敢肯定,补课这种沿用了十几年的方式,假以时日,总有一天会取消的,但不是马上。为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去闹情绪,只会破坏自己的心态,没有必要。

谈到“早恋”,即在校学生谈情说爱这件事,我认为你可能言过其实了。我从来不认同“早恋”这个概念,男、女之间的交往,并没有什么早、迟的区别的。一个男孩子喜欢一个女孩子,一个女孩子喜欢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很正当的事,根本不存在对错的问题。相反,男女同学授受不亲,老死不相往来,互相之间没有好感,这才是不正常的现象,才会令人忧虑。然而,在当学生的阶段,一没知识,二未成熟,三未立业,四无经济基础,这个时候谈情说爱,必然分散精力,影响学业,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既对己不利,也对国无益,所以,我们都不赞成学生谈恋爱,因为这是弊多利少的事情。

一般来说,中学生恋爱,是没有结果的。人们把中学生之间的恋爱,形象地比拟为“摘青苹果”,很有道理:苹果熟了,又香又甜,可青苹果咬起来,又淡又涩,甚至苦不堪言。为什么我们不等这苹果黄熟了再摘呢?

我认为,所谓“早恋”的同学并不是坏学生,而是把自己的前途当儿戏的蠢学生、笨孩子,他不等苹果熟了就去摘,结果呢?耽误了自己,又耽误了别人,真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所以,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要掌握尺度,不能放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代赋予我们这么大的重任,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年青的时间去多掌握文化知识呢?我想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交往,并不是洪水猛兽,也不能笼统地认为都是谈情说爱,横加指责。你信中60%这个数字,会不会是夸大其词呢?
这封信,我打算让其他同学也看一看,和大家讨论一下,在求学期间,应该怎样理解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怎样适应社会现实。

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总会遇到一些与自己的观点相左的东西,总会遇到一些与理想相矛盾的事情,也会因此而感到困扰,烦恼,甚至像你一样,愤怒得眼里喷火,恨不得把你认为是坏人坏事的劳什子全部烧成灰烬,然后打造一个红彤彤的、干干净净的新世界。说句不中听的话,你现在的脑子是乱糟糟的,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心,好像这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在与你作对,与真理过不去,一切东西,一切人都坏,只有你自己一个好人,孤零零地坚持着真理,好无奈,也好生气,对不对?

学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我尽管不赞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可也不能够胡思乱想,自寻烦恼啊。管那么多是是非非干吗?到该由你去管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管,到该你去打抱不平的时候,你想推卸责任也不成。今天,你的任务是读书,是学习,是升级,是考大学,千方百计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是正道,自视清高想当救世主,还是等自己修炼成仙再说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适应社会,才能改造社会。在处于转型期的今天,每一个人,包括你和我,都必须学会宽容,第一是宽容,第二是宽容,第三还是宽容。冷静而理智地面对现实,适应现实,力戒浮躁,踏踏实实地走一条自己认定的路。

我们的心灵其实是很脆弱的,需要自己好好地去体恤,也同时要体恤别人,除了尽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之外,千万别做危害社会,伤害别人的事。我总觉得现实中,太需要友善,太需要理解了,因为,社会的冷漠和麻木已经到了让人感到颤抖和恐怖的程度。有听过“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句话吗?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如果钻牛角尖,不会转弯,我想,谁也活不下去,看着社会上那么多不顺心的事情,你不气死才怪呢?

新年丰盛!
张伯伯 
2002年2月23日


这是在凤凰孩子中传得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封信。不少孩子都保存着这封信的复印件,他们说,在他们心中,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一根标杆,时常拿来测量一下自己,随时矫正心理偏差。









第三节 “刺耳”刺出信赖 


今天收到王校长的信,附上你们13位同学的成绩单,你(龙秋梅)真了不起,考了个全县第三名,在13位同学中名列前茅,愿意接受我的祝福吗?如果你不拒绝的话,请代我买一瓶酒,一包烟,一包糖果,一瓶汽水和一包饼干,作为我给你的礼物——贺礼,然后你再孝敬长辈们,让他们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2000年8月5日)

真没想到,你(龙花云)会取得班里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我心里乐得想到大街上跳舞。 
我想,其他同学很快就会赶上你,超过你的。中考成绩你就比不过龙秋梅,是吗?能笑到最后才算好汉——高考场上看输赢。
我对你很有信心,对你们也很有信心。

刚给你写过一封信,不多写了。说不定我会一时心血来潮,坐火车去凤凰看你表示祝贺,那时你可不能还是那么“酷”,得好好地与我说说话,显一显你的“骄傲和自豪”,好吗?
不多写了,免得多赞美几句,你会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2000年11月18日)


每当孩子们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就会及时收到坤叔给他们的祝贺和鼓励,他的快乐浸沁到了每一个字中。孩子们说,没有谁能像张伯伯这样彻底地与他们分享成绩,却又不让他们张狂;也没有谁能像他那样入情入理地化解他们的愁闷,还能化愁闷为动力;更没有谁能像他一样“逆耳”地批评他们的不足,而又不使他们计较。

“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现实。每当我和他们谈起将来的生活时,他们都是很心烦地打断道:‘还说什么将来呢?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过了。哎,要是你们哪个能出去挣钱就好了。过不了多久,我们都要入土了,真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才能过上像人样的日子。以前你们小时,盼望你们长大,现在长大了,个个都只会花钱。我们呀,忙到老,都没好日子过。’他们总是埋怨,总是说一些让我很伤感的话,以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心里就开始萌芽了那种悲观、消极和自责的情绪,把我缠得脱不开身。”终于,曾卖发求学的龙花云被这种自责情绪缠得萌生了退学帮家的念头,那是在她卖发前,因父残母病加上哥哥又遇车祸受伤,一个弟弟要上学,家庭前所未有地陷入了困境。

但她又舍不得,她的成绩一直是那么优秀,总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她明白山里女孩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可能再回来,等待她的就是山里女人的命运——如山间野草般一生面对闲云野鹤,在物质贫穷和心灵孤寂中自生自灭,悄无声息。她更觉得这样半途而废对不起两年多来无私捐助、关爱自己的张伯伯。这个苦闷极了的苗族姑娘想了很多、很久,最后把自己的满腔痛苦、彷徨倾诉在一封长信中,飞往东莞。
大病初愈的坤叔立即回信:


家里有好多令你揪心的事,我明白你的心情,你们都在承受着生存的沉重。父母所吃的一切苦都是为了孩子。你现在休学于事无补,只有等你将来成才了,自己过上好日子了,才可以给家里人带来点什么。 


你想不读书了回家种田,这很不对。如果我是你爸,除了赞叹你的孝心之外,会狠狠地打你两个耳光,然后骂你一声不自量力,可惜我这个伯伯没这个权利。凭你现在的年纪,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小姑娘,要挑起家里的生活重担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一棵幼嫩的竹笋, 
不可能挑起几十斤重的担子。等这根竹笋长粗了长壮了长结实了,就可以挑起百斤千斤的重担了,压不垮折不断。你现在的任务是充实自己,让自己长成一根粗壮的竹竿,把家里的苦难全挑起来,甚至把村里乡里的苦难全挑上。 


这封信不介意让龙秋梅看看。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上进,家里的事情你们是无法承受的,因为你们的肩膀还稚嫩,你们的翅膀还没长硬。等有一天,你们能飞起来了,一切问题就会慢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因为到那时候,你们已经有能力了,已经是一根百折不弯的大竹杆了,多重的担子也难不倒你们了,大不了多挑几天多挑几趟吧。为了有一天能说“已经”,现在就不要难过,不要烦恼,更不要做不自量力的竹笋去试着挑重担,否则,你的腰会断的。

很快,坤叔又收到了龙花云的来信:


看完你这封信,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对我的开导。我知道,我的事一定让你费尽心思了。我答应你,从今以后,我不再那么自责、自卑、消极和悲观了。张伯伯,你相信我吗?

另外,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则故事:在英国,有一位青年在一家公司做得很出色,他为自己描绘了一幅灿烂的蓝图,对前途充满了信心。突然,这家公司倒闭了,这位青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倒霉的人。他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的经理是一个中年人,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很幸运,小伙子。”“幸运?”年青人道。“对,很幸运。”经理重复了一遍,他解释道:“凡是在青年时受到挫折的人都很幸运,因为你可以学到如何鼓起勇气重新开始的办法,学到不忧不惧的经验。如果一直很顺利,到了四五十岁,突然受挫,那才叫可怜。到了中老年,再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实在是太晚了。”

这是在补课期间,向同学借的课外书上看到的。故事很简洁,对青年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人很有教育意义。读完这个故事,我似乎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英国青年,而你就是他的经理。我相信有你的教导和鼓舞,我一定会拔开重重云雾,重新迈进阳光大道。


除了鼓励和劝慰,坤叔还对很多凤凰孩子说过“刻薄刺耳”的话,但从没人因此怨恨过他,反而更加敬重和信赖他,因为就像很少有人能中肯地表扬这些孩子一样, 
也很少有人能中肯地批评他们,更没有人能像坤叔这样,将利箭一样的话语射进他们心里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2000年12月10日致龙秋梅——

如果你喜欢人们批语你的缺点,那么我就不客气地告诉你:我认为你太爱面子,过份计较别人对你及与你有关的事情的评价。爸爸老,并不丢人,根本不需要为此烦恼。其实,老是一种光荣,它说明一个人为这个世界付出太多,奉献太多,操心太多,忧虑太多,承担太多。同学、朋友的父亲都没有你父亲那么衰弱,这根本不说明什么,为这件事去钻牛角尖是荒唐的。发现父亲年老体衰,你只有更加勤奋地学习,去安慰父亲的慈爱,去报答父亲的恩情,而不应该因为父亲老而嫌弃或者苦恼。
年轻人要健康成长,除了身体健康外,精神和心理也要健康,要乐观地面对一切,接纳一切,何况父亲的外貌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你的错。
虚荣要不得。
请原谅我没有更好的理由去说服你,因为我的水平太低,而你的想法也很奇怪。

就拿在一中资助同学们读书的几位“热心人”来说,我的年纪最大,也最老,本事也最小,你是不是会觉得心里不痛快?若初中同学说他们的资助者年轻有为,英俊帅气,而你们的资助者老态龙钟,婆婆妈妈,你又该怎么回答?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正常情况下,我一定会比黄锦庆、陈健明、石亚明和黎树林等人衰老得快,会比他们死得早。你们碰上我,是不是很丢脸,很吃亏?

为你的父亲自豪吧。他为你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也给你们兄弟姐妹带来了一切。“没有天哪有地,没有他哪有我......”,流着泪唱一遍《酒干倘卖无》,你会为父亲的苍老而感动的。
在我的心目中,你很懂事,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你会那么幼稚呢?

2001年9月5日致龙花云——

关于向大伯借钱遭拒的事,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社会福利机制还没有完善的时候,每个人只能为自己负责,帮助别人,只有在保证自己能好好生活的前提下进行才是理智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不同的生活状态,都可能会有不测,甚至灾难,总要有所准备,有所预防。大伯有大伯的难处,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
你大伯不是富翁,即使是富翁,借你是人情,不借也是道理,这是他的自由,凭什么非要借你不可?不要因为没借到钱而产生怨恨,影响亲情。
不要埋怒,不要自卑,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任何时候都不要依赖别人。如果有了依赖思想,会经常失望的。

我知道,一中15位同学家,每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龙伟、仙燕、志花家过得也特别艰难,可他们的心态都十分平和、宁静。也许他们都懂得,在未来的哪一天,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变好的,所以,他们都很快乐,能上学读书,已经很满足了。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得没志气,甚至穷得不讲理。

你信中最后一句话写得对极了,“或许我应该明白,什么事情最好都应依靠自己”。看来,你是很聪明的,你明白了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我为你而喝彩。

2001年12年22日致龙香妹——

你选择文科,我赞成,因为你有点灵气,这灵气是指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领会理解、观察能力。必须指出的是,你文字的功底还嫌薄些,原因是看书少,读古典文学少,读各类型的文学作品少。说句不客气,不是一般的少,而是太少,少得可怜。

我初中是在当时的重点中学“东莞中学”读的,三年初中,几乎把图书馆的所有童话、民间故事、散文集、杂文集、长篇小说和古典名著全部看完了,以至图书管理员烦到不要我的借书证,让我自己到书柜里挑选,挑选好了写个借条就取走。我估计,一个学期至少会看200本大部头的书,到初三下学期已经没有书看了,只好跑到新华书店去看。当然,我看书是囫囵吞枣,但看得多了,多少会有益处的。

“博览群书,不求甚解,既为学习,又为休闲”,这个习惯,至今仍然坚持,每天晚上我都在看书看报看杂志,或者给你们回信,从来不去娱乐场所。

2002年2月23日致洪义兵——

你的数理化成绩怎么样,我不了解,从你的来信中,我感觉到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达不到要求,句子欠通顺,表达欠条理,也有用词不当的毛病,还有不少错别字,真的要在学语文课时下下功夫才成,否则,你考大学时,光作文一项就通不过。多朗读课文,多抄写课文,加强遣词造句的练习,还要争取多读课外书、报、刊,要知道,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基础不稳固,必然会影响你对各科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考试时,答题就不准确,失分也多。说白了,在语文这方面,你必须补补小学的课,从小学补起(当时洪义兵读高一)。


2000年9月,坤叔在凤凰一中最早资助的13个孩子中有12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在升入高中的第一天,这12个孩子在集体写给坤叔的信中说:“翻看您近年给我们写来的近百件来信,那么亲切、真诚,已成为我们战胜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声明】本站引用此文不代表同意本文任意观点 仅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不能作为任何参考建议
    引用自新浪读书作者sxdsbzzy 周智颖本站并无版权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 请来信马上删除相关

    

                               点击此处访问本页主目录

    ●●谢谢到您的访问 如果您要了解更多或许您关注的事 请您点击此处 访问本站首页●●